第一章 玄山玄門(1 / 2)

玄山。

一個知道名字卻不知道位置,知道位置卻不知道名字的神秘地方。

玄山之上有玄門,玄門之主不死神。

不死神掌玄門令,玄門令出天下定。

這是一句順口溜般的歌謠,由華夏的七大門派的各代門主口口相傳,意在提醒後輩,小心玄門。

不過,現如今,華夏各門派,甚至於各大家族都是知道了這首歌謠。

原因很簡單,玄門令,出現了。

華夏在經曆了一場大浩劫,在無數先輩的努力之下,終於平定了倭國的入侵之戰。不過在建國初期,華夏實力已經消耗了許多,這個時候,自然許多國家都盯上了華夏這塊肥肉。以米國為首的許多國家,都采取了秘密行動,試圖擾亂華夏的秩序,從中獲取利益。

在米國和各大國家的入侵下,華夏剛剛穩定的局勢麵臨著巨大的挑戰。各大門派和家族紛紛而出,也是抵擋不住敵人入侵的腳步。而在此危難之際,玄門令出現了。

伴隨著玄門令出現的是兩位青年,自稱是玄門弟子。兩人是親兄弟,哥哥叫做龍安國,弟弟叫做龍興邦。二人一出,如龍出水,一嘯驚天。二人帶領華夏眾強者,粉碎了一次次針對華夏的計劃,維護了華夏的安定。兩人隨後建立了龍鱗組織,龍安國為龍主,龍興邦為龍王,一直在保護著華夏。

五十多年過去了,華夏現在已經一片繁榮景象。各大家族和各門派也是知道了玄門的存在。隻是他們暗中尋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玄門的所在。

玄山和玄門在人們眼中更加神秘了,而且具有濃烈的傳奇色彩。

華夏,川省,劍閣縣。

在劍閣縣南部,有一片群山,山不高,很是普通。

其中有一個村莊,居於山腳之下。這個村莊名為溝子莊,也就有一百多戶人家。這裏交通不便,經濟自然也是落後。不過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溝子莊緊靠的一座山,養育了一代代的溝子莊人。這座山也被溝子莊成為母山。

而這普通的母山,正是神秘的玄山。

現在是夏末時分了,可是母山之山,樹木依然翠綠,一片生機盎然。似乎即將到來的秋意,根本無可奈何它們。

這個時候,林中有一位青年,正向著山頂走去。他單肩背著一個破舊的軍用背包,身上穿著沒有牌子的衣服,而且現在衣服有些髒了。青年的樣子有些落魄,臉上很幹淨,但是眼中卻充滿了悲傷。

母山山峰之上,是一個七八米高的峭壁,十分陡峭,危險至極,也被溝子莊的村民們列為了禁地。而青年來到這裏,竟然直接用力一蹬,便提身而上。他就像是燕子一般,淩空飛上了山峰。在空中也就是借力踩了一下峭壁而已。看來這位青年,還是一位高手。

山峰之山,是一片平地,上麵零零散散的生長著幾顆古樹。青年並不知道古樹的品種是什麼,但也是能看出古樹的年歲一定很高了。

“這就是九曲陣吧。”青年喃喃道,仔細看了看前麵的兩棵樹,然後走了過去,右手放在了右邊的那棵樹上,用力一推。這棵樹竟然在青年的推力下,移動了一小段距離。隨後,青年眼前的畫麵就全部變化了。

古樹全部消失了,平地之上,突然顯現出了一座木屋,還有一個院子。而青年就處在院子之中。

院子不是很大,而且分割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一片菜地,上麵種著很多綠色的蔬菜。另一部分則是擺著各種兵器,像是練功的地方。

木屋很是簡陋,在上麵有一個牌匾,寫著玄門兩個大字,是用草書寫的,而且書寫之人必是大家,狂意難收,氣勢恢弘。青年有些鬱悶,這裏和他想象之中可是相差很多,堂堂玄門,為什麼會是這般模樣?唯一讓他看得上眼的,恐怕也就是這個牌匾了。

青年收回心神,然後向前走去,到達木屋門前,徑直跪了下去。

“玄門弟子龍華安,拜見掌門。”青年恭敬的說道。

“進來吧。”木屋內傳來了一個洪亮的聲音。

龍華安一拜,然後站起身,打開門,小心的走了進去。

木屋內,一位老者正背對著門打坐,他一身青衫,白色的長發已經落在了地上,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龍華安再次跪到了地上,從軍用背包裏拿出來了一個罐子,還有一個靈牌。靈牌上麵寫著“龍興邦”三個字。

“唉,是誰回來了?”老者歎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悲傷。

“稟掌門,家師龍興邦,回歸玄門。”龍華安悲痛的說道,然後把罐子和靈牌放到了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