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有經驗的老農都覺得不大對勁,開始組織大家屯糧食,俞夏和顧青時他們也在這時提出,後山有幾個很大的山洞,現在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不如提前去山洞裏收拾一下,萬一熱得受不了了,還可以去山洞裏避暑。
這個提議大家思考一番都接受了。
山裏氣溫變化沒有山外這麼大,顧青時說得山洞,離後山發現的溫泉隔了大概一千米,是他們上山鍛煉時無意間發現的,一個大山洞連著幾個小山洞,尤其那個大山洞,向裏麵走一直能走很遠。
小鎮上的人不多,一共也就幾十戶,哪幾家關係比較好的,就相約著住的近一些。眾人還搬了用木頭製成的家具和隔擋進來,把大山洞分成一塊一塊的。一個山洞而已,大家相互之間有商有量的,也沒什麼矛盾。
至於俞夏一家,則和王阿姨李大伯他們、還有住在顧家老宅附近的幾戶住在了邊上的小山洞裏。
本來大家都沒當回事,來收拾山洞也是因為一時新奇,可是當天氣真的熱的人受不了、連風扇空調都起不了太大作用時,大家就意識到了山洞的好處,紛紛約在一天時間,把家門一鎖,齊齊搬進了山裏。
這個時候帳篷就派上了大用途。
山裏再涼快,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也白費,現在一家一個小帳篷,又從顧青時的超市裏買了炊具,五十米外就是溪流,做飯飲水都很方便,甚至還建了男女分開的公共廁所,除了山裏信號不太好外,一切都讓人滿意。
終於搬到山裏,俞夏其實是鬆了一口氣的。
再有一個月……就到了前世大地震的日子,她記得上輩子這一片山脈都沒有受到波折,反倒是山下受了影響,顧青時的記憶也跟她差不多,現在大家都在山上,短時間不會下山,這是不是就能說明,大家都不會出事了呢?
“別多想,”聽到她問出這句話時,顧青時拍拍她的肩膀,“盡人事,聽天命。”
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把損失降低到最小,然後竭盡全力的活下去。
因為不確定要在山上住多久,顧青時建議大家多搬些糧食上來,再說山外天氣那麼熱,再好的東西放在家裏也存不住。沒有人願意一趟又一趟的折騰,還有的人家第一次上山準備不全,很多必需品都沒拿,早就想下山去了,顧青時的建議正好說在了他們心坎上。
為了方便儲存,山洞裏還騰出了空間專門放糧食,這回是用鐵櫃子鎖上的,誰家是誰家的分得很清楚,況且有老鎮長坐鎮,倒是沒有人敢做些偷雞摸狗的事。
山中歲月雖幽靜,住久了也覺得有些枯燥,李卓和豐邑就繼續辦起了補課班,教一群孩子讀書、唱歌。早上顧青時帶人訓練,老鎮長覺得這麼做不錯,發動一鎮的人跟著他一塊練。俞夏則靠著她的所學專業,跟著村裏的老農學種田,即使住在山上,也開墾出了荒地種糧食。白天男人們侍弄田地,女人呢就在山洞裏縫縫補補,做些衣服或者手帕,日子也算過得充實。
地震發生的那天淩晨,俞夏和顧青時徹夜未眠。兩個人相依著坐在洞口,望著滿天的繁星,俞夏忍不住回憶著,“那一天也是差不多這個時間,我睡不著覺,就到陽台上看星星,然後,忽然覺得一陣天搖地動……”
正說著,遠處突然由遠及近傳來一陣轟鳴聲,接著整個大地都顫抖了起來,洞裏的人不管睡覺沒睡覺的,都紛紛跑了出來,跟俞夏他們站在一塊,目瞪口呆的看著山腳下的土地裂為兩半,很多人的家在隨著地動徹底湮滅……
住了這麼多年的家一眨眼就沒了,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甚至有的老人當場掩麵而泣。
一陣悲傷之後,卻是劫後餘生的慶幸,他們難以想象,如果不是為了避暑提前搬進山裏,恐怕現在跟房子一塊消失的,還有他們。房子沒了,還可以再建,可要是人沒了呢?
幸存下來的鎮民一時五味雜陳,在一片吵鬧聲中,顧青時吻住了俞夏的唇,然後低聲在她耳邊道,“你看,我們都活下來了,上輩子的悲劇,不會再發生了……”
回答他的,是俞夏的淚流滿麵,以及緊緊與他十指相握的手。
真好,哪怕生活再苦再難,隻要他們在一起,餘生的每一天,都是泛著甜的。
俞夏和顧青時的故事,到這裏就徹底完結了。寫下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心裏忽然有些空落落的,感謝一直看到這裏的各位小天使們,咱們有緣再見!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