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後續這一切商務運作杜克就不再去關心了,這種事情不是他所擅長的東西,交給蔡思強去搞定就好,沒有必要再去橫插一腳。
現在擺在他麵前的研發任務還有很多,蓮花堆的小型化工作核心部分都基本完成,剩下的事情交給朱教授的團隊去搞就行了,杜克隻需要時不時去看看進度和研發方向有沒有問題。
可是劉老爺子出的第二個難題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好多東西還得從頭開始,杜克也隻有同項目組經常討論和跟蹤進展,要不是克裏有非常強悍的模擬能力,可以給出哪些東西重要哪些東西不重要,這才使得研發一直沒有出現大的偏差,如果沒有這些指引,整個項目組不知道中間要走多少彎路才能摸到正確的路徑上。
饒是如此,要通過各種監測儀器取得影響高速物體運行的多種關鍵參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需要在方法上進行改進,有些參數的探測甚至還需要更新或采購新的監測設備才行。
好在現在方向明確,項目組擴充出很多子項目出來後,進展還是比較滿意。
經過了幾個月的持續改進,在監測參數和監測精度提升之後,很快,杜克改進的模型對於固定軌跡的導彈一類的高速運動物體預測偏差現在已經達到幾米範圍,這個東西比起飛機一類由人來操控的物體來說,軌跡變化相對要有規律得多。
杜克利用軍方通過多種導彈實測數據,以及軍方提供的當今世界各種主流導彈多方麵運行軌跡的實際運行圖形圖像數據分析之後,克裏模擬推導出來的新模型一下子將預測精度提升到了實用的地步,通過實時預測的導彈軌跡同實際軌跡之間誤差隻有幾米。
幾米的誤差對於導彈這種東西來說已經不算什麼,如果應用到反導彈係統上麵,模擬應用中采用單發反導彈攔截成功率差不多有百分之七十以上,而用兩發到三發反導彈形成的攔截,成功率幾乎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大概率。
僅僅這一項成果進展,就令收到消息的劉老爺子極為欣慰,因為當這項成果轉化為實際係統之後,軍方的發導彈係統的作戰效能立刻大幅度飆升。
能夠預測對方導彈運行軌跡,當對方導彈打過來的時候就能夠預測其落點範圍,評估其危險性,然後根據危險性去判斷是否需要攔截,是單發攔截還是多發攔截一一反導彈係統的導彈數量有限,如果不管不顧胡亂攔截,會使得真正危險巨大的攻擊由於反導彈不足而漏掉。
更重要的是,杜克公開了他模擬推導的數學建模過程和算法,讓軍方的科研人員以後能夠在取得更多導彈運行實際軌跡數據及相關參數的情況下,不斷改進預測模型的預測精度。
當這個算法公布出來之後,軍方在數學方麵造詣很深的數學家研究了很久才弄明白,因為這個建模過程和算法如果公布出來的話,堪稱又是數學界一個世界級新成果。
當然,現在這個是軍方最為核心的機密之一,絕不會有人圖那點虛名當成論文來發表。所以這項成果,注定是要默默無聞很長一段日子。由於模擬運算需要海量運算性能支撐,杜克利用最新研究出來的國內首套真正自主操作係統一一女媧1.0係統,開發出一個分布式的運算應用來運行這個新模擬算法,在4塊4個16核cpu單板的配合下,輸入各種參數後整個預測係統反應時間提升到一秒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