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駁老舊的寺門,經過無數歲月的洗練,如今在這春雨如絲的雨夜裏,更顯得陳舊。
吳念在石階下的一處空地停好車,抬腳緩步走上台階。或許是經年累月被人踩踏的緣故,石階幾乎全都微微傾斜,石頭的表麵在雨水的浸潤下,顯得更為光滑。
他緩緩的往上走,抬手扣了扣寺廟的大門。
不一會兒,便有人從裏邊打開寺門。
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和尚。他瞧一瞧門外的來人,便笑著說:“這個天氣,也不知道打把傘。”
這座寺廟叫晴雨寺,這老和尚,用他自己的話說,也算不上是住持,就是守在這裏罷了。
畢竟廟再小,也要有個守著的人。
有老友自遠方來,必得奉上一盞熱茶。
老和尚撩起長長的袍袖,為吳念斟茶。帶著茉莉花香的熱氣從注水的細流中散發出來,配上窗外的細密雨聲,吳念心中的煩躁終於得以舒緩。
老和尚見他麵色比進門時緩和了許多,又將他麵前的茶盞斟上茶水,說:“上次見你,還是在三年前的中秋節。”
那天他來,說是要為一個自己的朋友慶生。當時老和尚覺得奇怪,給人慶生,怎麼慶到寺廟裏來了?
當時吳念還不如現在,整張臉都掛著戾氣,嘴上又說著那樣離譜的話,老和尚也沒再多問。
隻是第二天他走的時候,請老和尚為他結一根紅繩,隻說保平安就行。
想到這兒,老和尚看了一眼吳念空蕩蕩的手腕,心下了然幾分。
“不知你那位老友,喜不喜歡我的繩子?”
吳念今晚的心思一直飄忽不定,原本來這兒,是想靜靜心,沒設防老和尚這一問。他的眼睛順著老和尚的目光看像自己的手腕,才知道是被對方猜出來了。
他點點頭,沒想瞞著。
“給倒是給出去了,隻不過不知她喜不喜歡。”
這是實話,回想起當時他幫她帶上時的情景,實在是,看不出喜不喜歡。
老和尚嗬嗬笑了兩聲,似是從他的表情中發現了什麼逗趣兒的事情。吳念不解的看向他,俊眉又擰緊。
“哎呀呀!你瞧瞧,要是此刻有鏡子才好。”
老和尚指著他,像是抓住了什麼把柄,繼續說:“瞧你一臉的不痛快,當時肯定也是這般表情,嚇壞了人家。”
吳念的眉頭並沒有因為他的調侃而展開,反而擰的更緊——這老和尚,是不是太八卦了些?
誰知下一秒老和尚就接住了吳念心裏的吐槽,“你又不是第一天認識我,我本就不是那種一板一眼的人,做了和尚也是一樣的。”
說著用手摸著自己的胡須,捋了兩下。
吳念一臉“懶得跟你廢話”的表情,把剩下的半壺茶直接拎起來倒進嘴裏,咽下之後擦擦嘴,站起來就往裏間走。
他每次來,都是住在這間屋子裏。
老和尚見他如此大搖大擺不拿自己當外人,隻是笑著搖了搖頭,起身收拾了茶具,繼續守著自己的一盞青燈,半卷經書,參悟禪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