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1 / 2)

家我倒是聽說一些的。他們家二房老爺夫人是左家女兒。”

老皇帝立刻了然,左家是鎮國公府的堅守派,如此說來,這位白若蘭姑娘兩邊都沾著,也可以理解為兩邊都不沾著。

賢妃娘娘難得為六皇子說話,道:“沒想到皇家竟是出了個癡情種,聖人還不如成全他呢。”

老皇帝顧忌靖遠侯府的權勢,心裏難免對幾個皇子也頗為憂心。

一想到小六想要娶個嶽丈家毫無權勢,並且不允許納妾的姑娘,竟是心裏生出幾分憐憫,賣好似的點頭答應下來。賢妃娘娘自然開心無比,這意味在皇位爭奪戰中,六皇子最先退場。

“皇上真是好父親呢……”賢妃撒嬌,好生伺候起聖人。

二皇子和四皇子聽聞此事兒,隻覺得六弟是不是被下了藥,怎麼是神智不清楚起來。尤其是他居然請求父親在賜婚聖旨中言明不允許他做皇帝,這意味著若有一天,老皇帝去世他可是真當不了皇帝的,否則豈不是違逆先皇遺召?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若說六皇子真心退出皇位之爭,他們倒也是鬆了口氣。大家同為嫡子,小六還和外祖父靖遠侯府更親近,自然難免會有些忌諱。

李太後聽聞此事兒,一邊斥責六皇子胡鬧,一邊忍不住洋洋得意,他們鎮南侯李家的姑娘,值當如此被對待。不納側妃什麼的她無所謂,但是不爭皇位……她躊躇片刻,稍微插手了此事兒,於是聖人賜婚聖旨下了,言明六皇子府上沒有側妃……至於不允許繼承皇位,倒是沒有提及。

全因李太後一句話,聖人身子骨硬朗,若是此時提什麼不允許繼承皇位,豈不是自個咒自個呢?

聖人聽後覺得有道理,再加上太後娘娘通曉佛理,就聽進去她的勸解了。

白若蘭的父母不在京中,靖遠侯府世子夫婦代為接旨,此事兒便是定了。

白容容真心為白若蘭高興,侄女不但高嫁,還有聖人庇護,直接撤了六皇子納側妃的可能,這是天大的體麵呢。此召一出,在京城引起了軒然大波。不讓納妾就算了,居然直接把側妃撤了,未免有些太過隨意了吧。於是次日有人上書不妥,聖人後宮嬪妃品階,皇子府內的側妃品階,這都是祖製,哪裏能說撤就撤?

可是聖旨已經送到靖遠侯府了,聖人一句唯有六皇子是特例,以後再不會有這般荒唐的決定,便堵了禦使的嘴巴。

是啊,聖旨已經下了,難不成還讓聖人自個打臉,說他思慮不周,現在後悔了?

六皇子聽聞賜婚了,還提前給了封號,為靜王,給他開始選址蓋皇子府,整個人頓時輕鬆許多。他不太敢去尋白若蘭,怕她又不高興用話賜他,讓他痛不欲生,索性忍著去見她的衝動,自個開始起草花皇子府的圖紙。

現如今封了王的隻有六皇子殿下。

聖人無意立二皇子為太子,早就擬了封王折子,卻遲遲無法下發。若是一旦封王,意味著同太子沒緣分了,所以二皇子一派暗中行動,也是希望能拖便拖著罷了。

六皇子的名分塵埃落定,幾個哥哥們反而待他更為寬厚,直歎氣,這年頭真有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皇子啊。

靖遠侯府,白若蘭窩在屋子裏不敢出門,她現在是京城“名人”了,收到的宴會帖子可以落成一層山了。六皇子所作所為自然傳入她的耳朵裏,若說不感動那是假的,卻有些不知道該如何麵對他。

真的就注定成為夫妻了嗎?

邊城,白府。

白崇禮望著手上的婚書,還有一封信函,無言以對。

隋氏輕輕歎了口氣,說:“若是把婚書寄送過去,皇上這聖旨,能收回嗎?”

白崇禮無語的看著妻子,沒有應聲。

“我就是一說……”隋氏感歎道:“終歸是聖命難違,好在徐老爺尚不知咱們家是誰。”

她頓了片刻,說:“那個王媒婆?”

“她不知道。我吩咐人透了三層關係網,她查不到我們。另外我現在要把婚書退回去了,就說是弄錯了。”

“這樣成嗎?”

“不然就再把徐老爺綁來,一起連人帶庚帖送回吧。反正他沒拿到過咱們家什麼。”

隋氏點頭,說:“也隻好如此。可惜了徐乘風那個孩子,我幸好還沒見他,索性不見便是了。”

“嗯,這都是命吧。本以為京城最安全,最後鬧個賜婚。不過六皇子能為若蘭做到這種地步,我也是沒想到。”

“哎……”隋氏無奈的扯了下唇角,說:“但願他不悔初心。女兒嫁的門第高了,我都不曉得如何幫她。”

“多弄些嫁妝,反正你和我從她剛會爬就開始攢了。不能令人看輕了她。”

“這倒也是。”隋氏笑了,這是她收到信函後第一個笑容。

她給女兒回信,寫道:“娘真的盡力了……願你一切安好。”

“況且鎮南侯爵位早晚會恢複的,到時候蘭姐兒是侯門嫡女,我們祖上在軍中也是很有威信,京城也有一些舊友,若是六皇子日後待蘭姐兒不好,也未必是不能談的,何況聖人賜婚聖旨內容,可是大太監誦讀過的,全京城人都知曉。”白崇禮信誓旦旦的說。其實他心裏鬆了口氣,實在是想到寶貝女兒配商戶太窩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