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1 / 2)

豫片刻,實話道:“殿下,其實越是到臨近婚期,越是講究不要見麵,怕是會影響到日後的婚途……”

“閉嘴你這個烏鴉嘴。”黎孜念不滿道,但凡敢用他姻緣咒他的一律該死!

墨雨後悔極了,就應該知曉和白姑娘有關係的事情要說吉利話……

黎孜念嘴巴如此,心裏卻有些擔心,最後吩咐人將禮物送過去,自個主動收斂許多,不再半夜去串門子。送禮的人說這是他們家殿下親手做的,雖然隻沾了小珠子,可是也可以稱為親手做吧?

白若蘭摸了摸簪子,心裏感動異常。

不管日後如何,至少現在她是能感受到黎孜念全心全意的愛意,若說以後,那是兩個人一起走出來的路,真走岔了,也不是一個人的錯。

她會小心翼翼維護這份感情,直到他不愛她,她再痛也會毫不猶豫的放手,權當是成全了曾經沒好過的年月。

莫強求,順其心意。

白若蘭笑話自己的悲觀,她也不知道為什麼,對於男人,骨子裏無法生出信任的感覺。

四月份,春暖花開,五皇子大婚。修書事宜交代給輔佐五皇子的學者們,可是最後的成果卻要寫上五皇子的名頭,聖人真是對他過分偏愛。連曾經備受寵愛的四皇子也難免寒了心。

更讓人驚訝的是,五皇子妃陳諾曦才嫁給五皇子一個月,便被爆出懷孕。

難不成新婚夜播下的種子?也有那流言蜚語,說是陳諾曦和五皇子不檢點,提前嚐了魚水之歡。

話雖如此,對於皇家有後聖人還是分外的高興,大肆捧著五皇子和五皇子妃,甚至冒出想要立五皇子為太子的話,原因竟是看子孫……

這孩子還沒生出來呢就這般被聖人看重,若真是個兒子,豈不是亂了朝綱,影響大黎穩定,讓聖人立五皇子為太子?

五皇子不是嫡子,鎮國公府亦沒有實權,這樣的兒子坐得住那個皇位嗎?若是皇後沒有兒子也就是算了,人家三個活生生的嫡子擺在這裏,要麼聖人將皇後廢了,要麼就立嫡子為太子,這才符合穩定朝堂的作用。

所以即便是對聖人最為忠心的殿前大學士夏樊之,依然認為不能立五皇子為太子。掌握大黎二分之一軍權的靖遠侯、在軍中甚有威望的鎮南侯後人,都明顯是四皇子一派,更別說四皇子妃還是長公主之女,隋家的嫡女!

如此算來,聖人當初就不該成全這樁婚事兒。

既然成全了,就必須立四皇子為太子,否則國體不穩!

夏樊之對聖人進言,務必立嫡子為太子,讓聖人大發雷霆。他知道這群人都認為他老了,所以不聽話了,明知道他如今恨極靖遠侯那老家夥,卻依然讓他立他的外孫做皇帝。

他偏不!

哪怕是老四,他如今也看不順眼。

四皇子沒來由被聖人訓斥,於是行事越發低調起來。六殿下對朝堂的事情根本根本不上,他和蘭蘭的婚期即將到了,心情越發緊張起來。他倆六禮除了親迎以外都走完了,現如今就日盼夜盼的希望趕緊到六月份,他講美嬌娘迎娶回家,再也不用受相思苦。

因為俗話說,婚禮前三個月若是見麵,會影響婚後生活。黎孜念不信迷信,卻又擔心真會應驗,所以嚴格遵守不見麵的禮儀,整個人因為睡不好瘦了一大圈。

聖人生病期間,任性的吩咐五皇子監國。朝堂上雖然認為不妥,可是聖人還活著呢,手諭想如何寫就如何寫,於是五皇子開始替父監國。依附於鎮國公的大臣們越發擔心起來,聖人越來越任性,手段越來越明顯卻不顧忌後果,若是想讓五皇子登基,那麼就徹底下旨立他為太子,先占下先機。

於是賢妃還是致力於讓聖人明確下旨的努力……

靖遠侯府的打算也很明確,拖著。

若是聖人敢下旨,那麼就隻能讓他繼續病下去,並且永遠醒不了了。若是旨意未下,就暫且不動,沒必要本應該順利應當的繼承皇位偏要成了違逆聖意。

皇帝旨意不在,三個嫡子拚不過一個五皇子嗎?

況且五皇子有什麼依仗?在聖人和賢妃的寵愛之下,五皇子能有什麼才能?

果不其然,在陳諾曦懷孕兩個月的時候,五皇子被爆出養了外室,被皇子妃陳諾曦當場抓奸。陳諾曦本不是可以委屈自己的女人,她又仗著肚子裏的孩子,親自查出外室宅子,親眼目睹一切。問題是這外室還不是一個女人,其中有賢妃娘娘身邊的大宮女……

一時間五皇子夫婦成了百姓茶餘飯後的話題。連帶著懷疑陳諾曦肚子裏的孩子定然是婚前便有的,這兩個人品德都有問題,難怪能湊到一起。

聖人聽說後,再次大病一場。

六皇子是唯一一個希望他別死的嫡子,否則他就要守孝,還怎麼迎娶白若蘭?

好在聖人爭氣,一直撐著一口氣。

六皇子六月份的婚期如期舉行,用他自己尋來的必須舉行的由頭,就是可以順便給聖人衝喜。他可真孝順……

成親前一日要送嫁妝。白若蘭的嫁妝是從小就開始攢的,幾個月前便開始從邊城往京城拉了,光是專門的船就走了幾艘,不僅是十裏紅妝,天津口岸,江蘇口岸那頭幫忙搬運的船工都說別看白家門第不高,待女兒卻是金子般珍貴,這嫁妝怕是頂級貴族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