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是一名火化工(1 / 2)

自古以來,有需求,就有市場,有戀屍癖,就有淫屍皮條客,說說我做火化工的那幾年……

我從十八歲開始,就進到火葬場去做了一名火化工,關於火葬場關於火化工,大多數人對他們的了解都可能局限在一些道聽途說或者僅限於一兩次並不深入的親身體驗,知道的都是一些表麵性的東西,我這裏開貼給大家講故事,是來跟大家講一些實質性的東西的,對於一些有興趣了解的朋友,算是小小的解密吧。

開頭先爆個料,也算是告訴大家一個業內秘密,其實火葬場火化屍體按規定是不應該收錢的,火葬場火化了多少屍體報備了上去,這油費、設備維護費、人員的工資什麼的都是政府出,現在的很多火葬場的普通火化爐收費六百,豪華火化爐收費八百,這錢最後到哪裏去了,我這裏就不明說了,大家都懂。

零八年十二月份的時候我進火葬場已經三個多月了,我當時的身份是個臨時工,但是對於業務的熟悉已經是不下於其他老員工了,當然處理突發狀況(我這裏突發狀況指的是常人不能理解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發生的時候)的能力還基本為零。

這三個多月以來我還一直有一個疑問始終搞不明白,那就是多餘的骨灰去哪兒了。

有很多人都清楚,喪家帶走的自己福盡(我們不能說si字,這是忌諱)的親屬的骨灰,其實隻是全部骨灰的很少一部分,但是這少部分是多少呢,我可以給大家一個具體的數額概念,那就是不到全部的三分之一。一個正常的成年人火化之後所留下來的骨灰,真要裝的話,用三個骨灰盒都裝不下,何況一般骨灰盒還都沒裝滿呢!

外麵有一種謠傳,有的說是拿出去灑了,有的說是埋了,這兩種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不相信,還有一種比較貼切的說法,說是賣給化肥廠去做化肥了,或許有些地方確實是這樣的,但是我們這裏不是這樣的,我也不太相信其他地方的肯直接賣化肥廠這麼簡單,原因很簡單,現代的人,利字當先,怎麼做利益最大就會怎麼做。

火葬場一般都建在城郊區域,並且周圍都沒什麼居住的人,我工作的火葬場也不例外,周圍除了火葬場和火葬場的員工宿舍區,基本沒有了其他的什麼建築。

我們火葬場員工宿舍的緊邊上有一個魚塘是屬於火葬場的,魚塘裏麵種的滿滿的水葫蘆,我剛開始來的時候就以為這魚塘是誰的什麼養殖地,我那時候年紀小,又剛從學校畢業,沒什麼見識,很奇怪魚塘地下要分區域分區域的鋪兩整層的藍色的密口塑料網,那塑料網有多深我也不知道。

我們這裏是湖北江漢平原的一個地級市,天、潛、沔具體是哪裏我就不說了,反正不太富裕,全市大部分位置是農村,農村人平時基本都在北上廣深打工,做農民工,十二月份,是農民工返鄉的大高潮時期,整個年前年後,小城市的人均消費堪比一二線城市。

那天周末的時候到我輪休,中午吃飯了出來逛逛,看到魚塘那邊圍了很多人,我以為發生了什麼“熱鬧事”,也跟過去湊熱鬧,跑過去才知道原來是在起魚,並且我們火化場那神龍見首不見尾,我來了三個月就隻在辦公室牆上的照片上見過麵的場長,居然也在這裏。

我尋思怎麼這魚塘裏還真有魚啊,我來這三個月了,經過這裏不知道多少次了,就沒見過這裏有魚冒過泡!

等那些人將水麵上的水葫蘆全部起出來,那藍色的密口塑料網整個拉起來,我的天,裏麵滿滿的全是直徑至少兩厘米粗的黃鱔,那鱔魚裏麵小的一條都不止一斤重,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這麼大這麼粗的鱔魚。

一個網箱占湖麵麵積十五到二十平米的樣子,就那一個網箱起出來的鱔魚過地秤之後,報出來的總重量我清楚的記得是接近三百多公斤,活鱔魚我雖然見得不多,但鱔魚在我們這裏算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菜式,大概價格我是知道的,這種年關跟前,一般是要賣到六十多塊錢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