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天下一統 44.良策
太原。
吳晶來到了趙王府。自從安全抵達太原之後,趙平就屢屢召見他,對他頗為禮遇,這種禮遇是發自內心的,吳晶能看得出來。
趙平的手下人才濟濟,但也不是全無紕漏。趙平的這些手下,其實大多是民生方麵的大才,還有就是統兵的大將,卻沒有一位留侯式運籌帷幄的全局性謀士。這原因其實也簡單,趙平此人本就是一個百年罕見的軍事天才,全局觀也極強。而作為一個謀士,自然要在謀略方麵至少勝過乃主,這樣才能向主公提供他自己想不到的謀略。這樣的人,並不容易尋見,所以趙平一直都在物色,直到找到了吳晶,才特意使出反間計,命人將他賺來。
得了吳晶之後,趙平自然如獲至寶,隻是因為自己如今並不適宜外出,便頻頻將他召到王府相見,兩人經常暢談許久,竟至忘卻時間,有時候還秉燭夜談,竟不知東邊已露魚肚白。
若是吳晶和趙平分別領一軍在沙場廝殺,自然不是趙平的對手,但他對於全局的把握,卻讓趙平自歎弗如。吳晶的謀略穩健而不險奇,但妙就妙在能從弱勢中找出最強之處,而從對方的最強之處尋出最弱之點,然後以己之強攻彼之弱,而克之。
這一日,趙平得了劉克接連剪滅周越和劉安的消息,大覺詫異,連忙將吳晶請了過來。
“先生,揚州這些年一直不思進取,也不敢進取,深怕李效自後偷襲,如今卻為何忽又改變了策略,竟是主動出擊,接連攻城略地呢?”
吳晶搖搖頭,道:“李效匹夫,真乃無謀之輩!”言下竟是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思。他畢竟還是新投太原,站在太原的利益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還沒有形成,第一思維裏麵還是站在李效的角度來思考。
趙平訝然道:“先生這是何意,此事於李效有何——咦,不對,先生的意思,難道是說,此事竟是李效在背後推動嗎?”
吳晶訝然點頭,道:“大王思緒之敏捷,真是令人佩服!”
趙平不以為意地笑笑,道:“先生還是莫要誇孤了,孤當不起。你還是直言吧!”
吳晶卻正色道:“非是晶喜歡溜須拍馬,此乃事實。說來慚愧,本來,此事正是晶所出計謀,晶本以為,既然我已投大王,李效這等計謀已經不值一用,自然放棄。所以便也沒有向大王提及,隻是想不到,李效之昏聵,竟至於斯,他依舊用晶所提之謀,竟然不怕自食其果,真乃……”他對李效失望至極,竟是沒有形容詞來兄容他了。
趙平輕蔑地笑了笑,道:“自從先生棄暗投明,而向德又死以後,李效身邊已經無有可用之謀士,現在他身邊的謀士,無一不是庸才。他無計可以采納,遂依舊用先生之謀,也是常情!”
吳晶點頭道:“向德此人心術雖然不正,胸中還是頗有韜略的,想不到李效竟然一再中了那離間之計,猜忌至此,敗亡之厄自是難以避免了。揚州那邊發生的具體是什麼事情,大王可向晶說說嗎,晶也可憑此想些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