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旦又惶急起來:“那怎麼辦?”
崔翊苦笑道:“陛下,為今之計,你唯有趕快隨老臣去老臣的府上躲一下了。老臣和吳王的關係還算不錯,想來吳王的兵馬也不會加害於老臣。”
那將領苦笑道:“不是,他們喊著殺小皇帝,殺崔翊,殺劉杲!”
“哇!”劉旦聽見自己也在誅殺範圍之內,終於嚇得哭了起來。
正在此時,又有一名侍衛統領進來稟道:“不好了,陛下,太傅,皇宮被賊軍包圍了!”
鼎興十年冬十月,揚州大亂。
先是吳王劉克被攝政王劉杲親自殺害。隨即,亂兵四起,劉克手下兵馬宣布投效李效,殺進城內將攝政王一族、太傅崔翊一族盡數屠殺殆盡,並將後漢曆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劉旦殺害。這樣,後漢便滅亡了。
劉旦死後不足半個月後,李效在長安稱帝,建國號“周”。而趙王趙平先是替小皇帝和自己的舅父一家舉哀,又在次年的一月,在群臣的一再勸諫在稱帝。這些都是後話,也按下不表。
且說寧國之亂發生之後,亂兵殺得性起,竟是失去了控製,在寧國城內濫加燒殺搶掠,這一座繁華之城在頃刻間便變成了人間地獄。大軍統帥李應和洪州也對此沒有辦法,他們已經控製不住大軍了,因為軍中每個人都已經殺得眼紅。
事實上,八萬大軍在攻城的時候也損失不少,而進城之後又進行了多場巷戰,傷亡不少。但是,具體損失,兩位主將並不知道,他們隻知道,這城內每天的哭號之人已經越來越少,而走在城內,不管走到什麼地方,死亡的氣息總是相隨左近。
就這樣持續了幾天之後,大軍終於在躁動中安靜下來。就在兩位主將集合全軍,準備訓話的時候,一支從天而降的軍隊忽然殺到。這些日子以來,他們的大軍都在忙於燒殺搶掠,早已疲憊萬分,而這支殺過來的軍隊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李應和洪州的軍隊一觸即潰。但來犯的大軍並不罷休,也展開了追殺。不多時,兩位主將就在亂軍中被殺。而那個李效的使者何廉也被抓住,很快斬首而亡。
原來,這支軍隊便是崔竑所統的那支。他們這次是以為國雪恥,為天子複仇的名義,懷著一種悲憤乃至悲壯的心情殺來的,出手之狠辣,也是前所未有。
這一仗完全是戰力不成比例的屠殺,崔竑的部隊以極小的傷亡將李應和洪州的部隊全殲,比起當初他們剪滅劉杲的部隊,又要輕鬆了很多。
隨即,崔竑宣布接管揚州,並宣布效忠於趙平。
李效得知這個結果,差點吐血。他連忙調兵遣將想要殺到揚州,卻得報說並州軍在魏郡一帶大幅進犯,李效無奈之下隻能放棄攻擊揚州,轉而屯兵開封進行防禦。
自此,趙平不論從軍事力量還是土地規模以及地方的富庶程度,都開始全麵占據上風。而到了此時,看好李效能勝過趙平的人越來越少了。就連長安內部,也是彌漫著一種悲觀的氣氛,很多人都起了得過且過之心,倒是讓長安城內的酒肆生意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