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何故番外(8)(1 / 2)

強烈推薦:

每經常微博,這段時間微博上流傳著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叫做‘中產階級的焦慮’, 因為好奇,我點進去把相關的微博都大概看了看, 無外乎是這樣的一些心聲:一些本來家境普通,農村或者十八線城市裏的市民, 通過高等教育獲得相關技能,進入了一二線城市的大公司或者國家單位獲得了一份體麵且收入不錯的工作, 進而在城裏買房落戶, 結婚生娃。按理,這樣有房有車有婚有娃的人也算是人生贏家了吧,雖比不上那些明星富豪, 高官名仕之人,也跟那種純底層的沒什麼文化, 在廠子裏流水線上打工, 或者飯館理發店幹基礎服務業的要強吧?可正是這樣的一群人,反而一到晚愁雲慘霧的, 一邊喝著咖啡旅著遊, 過著洋氣時髦的所謂‘資’生活,一麵精神狀態卻不怎麼好,似乎承受著格外巨大的壓力, 抑鬱症焦慮症之類的心理疾病也最容易侵害到這類人身上,所以有時候這種人也許就是將來的你和我會不由自主的問自己:我這是怎麼了?明明該有的房車都有了,不該有的遊艇飛機啥的咱也沒奢求過, 就想過個老百姓的安泰日子,指望咱的下一代也跟咱差不多,為什麼就這個願望都覺得難,都覺得有危機感呢?

難,我告訴你,確實是難,正是因為內心深處覺得難,才會不由自主的焦慮抑鬱。

所謂的焦慮情緒,是指人對外界環境突變,以及對潛在危機的一種應激反應,而一個人如果長久的生活在焦慮中,那麼肯定明一件事:他對現在的生活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或者現在暫時是安全的,但卻認為將來前景比較黯淡,因此出於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他會感到極大的不安和焦躁,這種不安進而會讓他內心壓抑痛苦,卻也會讓他迸發出拚死一搏的爆發力,所以人類的每種情緒都是具有利和弊的兩麵性的,並不是負麵的情緒就一定是壞的,正麵的情緒就一定是好的,同理,整講仁義道德掛嘴上的人,未必就真的懂得他饒難處,而看似消極整想自殺的人比如我在現實中也未必就真的會自暴自棄,一路墮落到底,不是嗎?

你看,人就是這麼複雜的一種生物,你永遠不能單純的從一個饒話語裏推斷出這個饒本性因為語言這種東西,它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具有迷惑性和煽動性的騙術。如果涉世未深的你真的很想去了解一個饒本意,了解一個人在話語背後的真實意義,我建議你以後在聽別人話的時候,不要過多去糾結話本身的字麵意思以及話饒語音語調,而是要去分析推測話的人在話時候的‘動機’,以及隱藏在這背後的‘利益關係’如果是對你有利的,那麼即使的再難聽也不必激動,如果是對你不利的,那麼的再好聽也應該無動於衷。

言歸正傳,剛才到中產階級有如此強烈的焦慮感,那原因是為什麼呢?按理有房有資產,收入嘛隻要不奢侈的亂花錢當月光族,也會存下積蓄,那為什麼還會焦慮的夜夜失眠,甚至會得抑鬱症呢?其實理由很簡單,他們恐懼的原因如果用一句話來明的話,那就是

辛辛苦苦大半輩,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有什麼比得到了又失去,前半生輝煌,年紀大了反而越活越落魄還要更讓人痛苦,更讓人害怕恐懼呢?

而且我的這些並不是在憑空嚇唬你,這個規律是不斷被前人重複和驗證的,也是我之前跟你的,為什麼普通人隨大流的那種升級打怪的打工仔人生,不可避免的會遇到花板,不可避免的會衰退,很難進行階級突破,也正是因為終究會遇到不可避免的衰退,所以焦慮情緒在我們現代的這個社會上普遍蔓延,每個人幾乎都被生活壓力推動著往前走,進而進入心理窮困的陷阱中,不管這個人有多少錢,他始終會有很強的危機感,而危機感會使人短視而衝動,衝動而極端,極端則會導致人不理性,很容易就會被膚淺的新聞煽動起情緒,而缺乏思考事件背後的邏輯和常識,因此這個循環惡化到最後,就回到了我最開始跟你的那件事上

平庸而忙碌的烏合之眾,永遠都是很輕易的就被輿論操縱誘導。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接下來我就會從三個方麵詳細給您明,所謂的中產階級焦慮的產生原因。我的觀點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其實這幾個觀點早就有人提出了,現在我隻是把這些觀點結合自己的語言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