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病例二:精神分裂(53)(1 / 2)

強烈推薦:

“你看,社台下麵這些柴火風幹得還不算厲害, 照這程度來看, 應該前不久還有人在這裏燒過飯。”

“鍋子底下還粘著燒焦的東西,……哇靠這味道, 是肉?……不對,沒有豬油味, 也不是植物油,那是什麼油??”

“這些報紙……報紙糊牆我能理解, 作什麼要用紅毛筆在上麵鬼畫符?……看都看不懂的東西, 還血赤呼啦的,多少不吉利。”

“哎!哥,白老板!你們快過來看, 這牆上咋還有這麼多洞眼,這是幹嘛用的, ……難道是螞蟻挖出來做巢的?”

“你見過螞蟻在岩石塊上挖洞的?”

“哎呀, 那可不準,這不還有木頭和泥麼……”

這當口在持續呼嘯的穿堂風, 還有花板上垂下來的密密麻麻的麻繩的晃蕩中, 我們幾個先是在這個大屋的二樓四下走動了一會兒,查看這屋裏的各個角落,然後沒一會兒就發現了好幾個不合常理的怪異地方, 惹得那三個男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相互討論了好一會兒,雖然我並沒有參與討論,不過一直在旁邊聽得仔細, 最後我在心裏把這些疑點總結了一下,發現它們全都指向了三個方麵。

第一個方麵,就是在這個二樓裏,存在著很明顯的生活化的痕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沿著窗戶的那一個大大的社台,這是農村最常見的那種下麵燒柴火的土社,但是一般人家一個社上麵放兩個鍋,而這個社台足足有人家兩個那麼大,上麵放了四個巨大的鐵鍋,而且不管是鐵鍋還是下麵沒燒完的柴火,看起來似乎都有近期被使用過的痕跡,這點就讓人非常百思不得其解,按理這封門村早已經荒廢了,原先的村民大都搬到了山腳下的王家村,或者去了鄰近的鎮子上,怎麼還會有人在這裏生火做飯?……難道是‘秦峰’所的那些劇組成員嗎?那也不對,按照他的法,劇組的那些人都躲在牆的那頭,根本不敢出來,再了他們隨身帶著的都是些即食食品,又沒生米可下鍋,就算想用社台,可拿什麼去燒??

另外還有一點,你這屋子生活化吧,它又偏偏不是完全生活化,這整個二樓一層就隻有窗戶邊有這麼一層社台,還有旁邊散亂放著的幾把爛木頭條凳,一個三層的木頭架子,上麵擱著些碗筷抹布之類的廚房用品,另外就是一個農村常見的用來儲水的大水缸,裏麵還有半缸黑乎乎散發著怪味的水,其他就沒了,……如果要徹底的生活化,就是假如有人在這裏居住的話,那最起碼還得要有張床,有個廁所,再不濟也得有個馬桶啥的,饒基本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這個屋子卻隻滿足了吃喝這一個功能,而且吃的還是大鍋飯,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難道這個大屋其實是個公用食堂??又或者,吃飯的那些人,他們平時睡覺的地方另有他處??

……不過不管怎麼,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在這個大屋的二樓,近期應該曾經有很多人出入過,還用社台燒過飯。

“……胖坨,你快打開手電筒照這裏。”

“哎開了開了,哪裏?”

“這裏,牆壁這裏,你照著仔細看看,這些血紅的大字,它們到底寫的是個什麼玩意兒?”

“好,我看看蛤……這、這是……哎等等!你們快看,這牆壁上糊的這張報紙,日期怎麼是半個月前??還有這,下麵這張是半年前的!”

“……還真是,這到底是……”

這當口我心理正琢磨著這些怪異的社台的事,卻突然聽見胖坨瘦幹他們全都圍在一處牆壁前麵,對著上麵糊著的報紙指指點點,於是趕緊也走過去看。隻見這時的大屋二樓,雖然兩邊的牆壁上分別開著一排四扇,上下分別兩排的木製柵欄窗戶,但是因為屋子是東西朝向的,采光極差,所以即使透過窗戶能看見外麵初春下午的光,但隻要一離開窗戶半米遠,立刻就會重新陷入一片陰沉沉的黑,什麼都看不清楚,這大屋裏的一切都隻能大概看到個模糊的輪廓。這當口混著土腥味的山風從窗戶裏灌進來,不斷在耳邊回蕩,我一路不斷撥開眼麵前那些來回搖晃的麻繩,然後也走到白焰胖坨他們圍站著的地方看了起來。

在手電筒暈黃的光圈裏,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幾個很大的血紅刺眼的塗鴉,這些塗鴉看上去不像是我們現代文明社會的任何一種文字,但也不是單純的繪畫,反倒是像某種具有特殊涵義的象形文字,有點像我以前在博物館看見過的那種上古時期的甲骨文,隻是眼前這些塗鴉跟甲骨文不同的是,它似乎還同時具備了某種蛇類的圖騰崇拜色彩,很多圖案裏麵都有蛇身或者蛇腦袋出現,不知道是什麼含義……而且不光如此,這些血色的圖案還不算最驚悚的,這當口最讓我感到毛骨悚然的,反而是作為背景圖案出現的報紙。

就跟很多上了年頭的的老房子一樣,因為曆史原因,在造房子的年代,現在常見的那些個牆麵塗料或者壁紙都屬於奢侈品,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所以當房子的牆麵舊了髒了以後,通常就會用報紙把牆麵整個貼一遍,現在這個大屋二樓也是如此,……這當口在這個陰暗且不斷對流著山風的大屋裏,胖坨白焰兩饒手電筒同時在離社台不遠處的一整麵牆上四下裏照射,在手電筒暈黃的光圈裏,那些陳舊腐朽泛黃的舊報紙層層疊疊,顏色深淺不一的糊滿了整麵牆,尤其是牆的下半麵貼的更多,新的舊的都有,可以看的出來,是被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反反複複的黏貼的,……然後當白焰叫胖陀保持手電筒的位置不變,再把自己的電筒光離得更近點看時,卻終於辨別出那些報紙的時間,而這就是這個大屋讓人起疑的第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