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堅定不移便是力量(1 / 1)

慈善大師道:“如我剛剛所說,你佛心已開,信生定,定生力,你相信,便能堅定,堅定便能有力,所以,你被恐懼折磨的疲憊之身才能漸漸回力。”

齊琪道:“也就是說,我必須修佛嗎?我害怕我一旦離開這個地方,對那個大災難的恐懼與擔憂又會回來,重新變得焦躁不安,還會連累我男朋友。其實,我是不信有神的存在,但剛剛感受到的力量又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慈善大師露出一絲笑意:“大乘佛教本就是無神教。”

齊琪一驚:“可是,你們不是信仰那麼多菩薩嗎?”

慈善大師道:“有形的菩薩本不存在,佛的最高境界是無佛,人人皆能成佛,你感受到的力量來自於你的佛心,並非菩薩,佛心開,自然能頓悟己身。”

齊琪不太明白大師的話:“可是,我從進來古刹,聽寺廟眾位師傅念誦經文,我不明白他們念的是什麼,但就是能感到有力量,這太奇怪了不是嗎?”

慈善大師道:“施主小時候可信這些?”

齊琪道:“自然不信,別說小時候,就是我上了大學,出來工作之後,也不信這些,哪怕一年前我回國,在古刹遊覽,也感受不到這股力量。”

慈善大師道:“眾生皆苦,從孩童到成人,經曆苦難達到一定程度,悟性自生,佛心自開,施主一年內遭受苦難甚多,於心中絕望走投無路之時,向佛求救,此為施主的求生意念強大,施主能熬過這一層,而不自毀生命,自暴自棄,於佛中尋找出路,此時,施主心中便能產生信,相信本就是一種力量,堅定不移的力量,比追究是非對錯本身更加強大。”

“於是,神佛是否存在,並無意義,有意義的便是來自施主心中的信、定,由此生力。”

“修佛即是修心。”

“佛便是無佛,有便是無,經文的意思懂與不懂,又能如何,心若能定,即使不誦讀經文,不信佛,也能堅信不疑,這種相信或許來自強大者本身的自信,或是對知識與科學的信仰,或是對國家與民族的信仰。”

“大多數人並非都能讀懂經文,但卻能在誦讀經文中獲得力量,為何?因為信,他們相信,便能堅定,便有力量。”

齊琪問道:“那我每天誦讀經文,會有用嗎?”

慈善大師笑道:“如我剛剛所說,眾生皆苦,隻要是生命,一生遭苦,修心修行也伴隨一生,為何?生命有形,有形便會產生受、想、行、識,便會產生悲、歡、離、合,樂即是苦,苦即是樂,無即是有,有即是無,心若定,有形便能化作無形,這一刻的苦便能隨風飄逝,但並非說明苦便不存在了,生命不息,苦樂不止,修心修行,伴隨一生。”

齊琪呆呆地看著慈善大師。

“南無阿彌陀佛。”慈善大師閉上眼睛,嘴裏又在無聲誦經。

齊琪心裏生出一股感動與熱忱,眼圈一熱,又流下淚來。

怪不得越是亂世,佛道越是盛行。如今的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充斥著焦慮,在科學如此發達的年代,宗教反而更加盛行了。

原來信仰的力量如此強大。

人太弱小,需要信念的支撐,但人也很強大,能受苦一世。

這就是生命,生命的韌性與強大,是超乎自身想象的。

齊琪站起身,拜了拜她心中之佛,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