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答案,張遼是苦思不得其解。
其實,他哪裏知道,此時的大成政權,早已沒有了給張勳提供穩定的糧草供給的能力,所以張勳隻得另辟蹊徑,安排自己的手下到附近的府縣去征繳糧草。
於是,才有了不時有各色的運糧車進出軍營。
對於這樣的答案,張遼是不知道的,但是他卻知道自己能夠將張勳的糧道封死,那麼大成軍將不攻自破。
思量再三,張遼猛地一跺腳,暗道:何必在意張勳是何用意,自己麾下清一色的騎兵,在淮北平原當是來去如風,其機動性是大成軍這些步兵難以企及的,就算這是個陷阱,自己也會利用速度的優勢,在第一時間脫離險境的。
於是,他下定決心,定當要主動出擊,化解困局!
就在張遼籌劃著要偷襲張勳的生命線的時候,遠在下邳的呂奉先則時刻盯著曹操和袁紹的動靜。
原來,他派張遼引軍攻擊九江,一則是為自己進攻江淮掃清障礙,二者也是在試探自己兩個主要對手的反應。
雖然自己通過欽差曹勳,唱了一出苦情戲,擺出一副物資匱乏,難以為繼的樣子,意圖瞞過曹操,使其以為自己僅有自保之力,無力再起戰端。
甚至於張遼的這次出兵,他也對外宣揚成是自己軍糧匱乏,前去搶掠一番的架勢。
而袁紹那邊,呂奉先反倒是不怎麼擔心。
首先,雖說二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是最為兄長的袁紹為庶出,而弟弟袁術則為嫡出,所以二人是自幼不和,雙方之間的兄弟之情可以說幾乎是沒有,不僅如此,二人在群雄紛爭的中原不但是反目成仇,甚至多次兵戎相見。
其次,此時袁紹就算是想幫自己這位弟弟一把,也是愛莫能助,因為他身側的公孫瓚正對他虎視眈眈,二人為了幽州之主早已是打得難解難分。
所以,對於袁紹出兵,呂奉先倒是不甚擔心。
但是,凡是都有個萬一,倘若有人蠱惑袁紹一下,保不齊他就會在自己的背後來上一下子。
所以,呂奉先和陳宮等人商量再三之後,還是暫緩揮軍南下,以防曹袁兩家乘虛而入。
直到建安三年五月下旬,呂奉先才得到自己盼望已久的消息。
首先,見自己北上和東進的線路已經被封死,曹操在對呂奉先安撫一番後,便將矛頭對準了老對手張繡,揮軍直逼宛城。
第三次宛城之戰拉開了帷幕。
緊接著,袁紹也開始了動作,在安排高幹通過一係列示威動作對呂奉先進行警告之後,他借助界橋之勝的餘威,揮兵圍困幽州,將公孫瓚團團圍住。
看到自己的兩大宿敵都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之後,呂奉先知道自己揮軍南下的時機到了。
建安三年六月初,呂奉先自認主帥,以徐晃和周倉為左右軍主將,滿寵為監軍,起兵兩萬,展開對大成偽政權的攻勢。
令曹操哭笑不得的是,起兵的借口居然是自己的那份矯詔,而且呂奉先還想天下宣稱,自己是受曹丞相所托,行的是匡扶漢室、以正視聽的正義之師。
就在呂奉先盡起主力南下之時,先鋒官張遼也展開了對張勳糧道的封鎖,並且給這個行動起了一個拉風的名字,那就是群狼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