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後,郭麒雲和三個士兵收拾好了一切,整裝待發。
他們每人背著一枝新式漢陽造步槍,皮腰帶上別著一把魯格手槍和德軍1914年“屠夫”刺刀。
郭麒雲還額外給自己配備了一隻蔡司四倍望遠鏡和指南針。
斜挎肩的背包裏裝著兩顆M24手榴彈,還有係統“準備”的一百塊袁大頭以及一些罐頭食品。
M24手榴彈還是郭麒雲早上搜刮到的,他一找到就馬上裝了兩個在包裏。
這種型號的手榴彈是德國軍工企業於1924年定型的單兵手榴彈,因設計合理、威力巨大,在二戰中被盟軍士兵稱為"高爆手榴彈"。
它采用木柄設計,由於杠杆原理,受過基本訓練的士兵就可以將其投擲的又遠又準。一些老兵甚至可以采用站立的姿勢,就可以把手榴彈投擲到五十米甚至更遠,這個距離是世界上其他手榴彈無法達到的。
而且它的引爆時間是隻有五秒,隻要扔到了指定地點,對方想跑是很困難的。
由於長柄的關係,M24可以投擲的極為準確。所以某些抗戰電影中描寫的,一些戰士把手榴彈準確的擲入敵軍控製的工事內,房屋窗戶,狹窄的散兵坑內並不是杜撰。
抗戰中,中國軍隊的製式手榴彈就是在仿製M24的基礎上重新改進的,但由於各個兵工廠的工藝差別,質量良莠不齊。
打比方說,八路軍兵工廠初期製造的邊區造手榴彈,爆炸威力隻能將彈頭上的鐵疙瘩紮成兩半。。。
臨行前,副官給了郭麒雲一塊手表。
這手表算不上精致,也沒有牌子,金屬的外殼與腕帶,白色的表盤,看起來還蠻符合民國時代的特色。
“表麵上看這是一塊機械手表,實際上它是一個偽裝的微型無線電通訊裝置,隻要您按住這個按鈕就可以與基地進行聯絡,不過目前基地的信號隻能覆蓋周圍十公裏的範圍。”
郭麒雲嗬嗬一笑說道:“十公裏足夠了,你這麼漂亮,我哪裏舍得跑遠呢~”
說著給副官跑了一個媚眼兒,隻是副官壓根兒沒有理睬。
郭麒雲看了看四周,以後這裏就是自己的大本營了,前路漫漫,也不知上天給自己準備了什麼。
長出了一口氣,郭麒雲難得正經的對副官說道:“副官,我們這就走了,這裏就交給你了,有事兒我會聯係你的。”
說著晃了晃手腕上的表。
“元首閣下,雷霆守護雖然能夠保證你不受外界武器的傷害,但卻不能承擔您自身原因帶來的損傷,比如疾病和饑餓等。所以請您一定保重,遠離這些危險,我們等待您的歸來!~”
說罷敬了一個禮。
郭麒雲一句話沒說便鑽進了坦克裏,而後卻抹了抹眼睛。
“奶奶的,出去旅個遊還整得這麼傷感,難道是她長得太漂亮了?真沒出息。。。”
幾人乘著坦克出了山,大片的荒原便映入眼簾。
這一帶少有成片的樹木,隻有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白色積雪和幾塊裸露在地表以外的褐色土坎子。
半小時後,郭麒雲和三個士兵收拾好了一切,整裝待發。
他們每人背著一枝新式漢陽造步槍,皮腰帶上別著一把魯格手槍和德軍1914年“屠夫”刺刀。
郭麒雲還額外給自己配備了一隻蔡司四倍望遠鏡和指南針。
斜挎肩的背包裏裝著兩顆M24手榴彈,還有係統“準備”的一百塊袁大頭以及一些罐頭食品。
M24手榴彈還是郭麒雲早上搜刮到的,他一找到就馬上裝了兩個在包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