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造成了有槍、有人就有會地盤有錢!
很多的地方軍的前身都是土匪,即使當了官兵也是積習難改。
而且他們與各路土匪的關係也都比較曖昧,這也是整個民國期間土匪越剿越多的原因之一。
直到中原大戰後,各路軍閥敗北,張學良東北易幟歸順國民政府,名義上皆尊蔣介石為中國的最高領袖,國家才從形式上得以統一,政治上全麵服從國民政府。
而在南邊,在贛南和閩西,被稱為“紅匪”的蘇維埃政權此時正在進行第一次“反圍剿”。
但對於像大平莊這樣的小鄉村來說,生活上似乎沒有因為國家形式上的統一而發生太大變化。
目前就綏遠來說,名義上是劃歸東北軍,但實際上卻是亂得一團糟。
所以,在這個時代,隻要有槍有銀子,郭麒雲想要拉起一支隊伍並非難事,但他卻不能發展的太快。
一者,兵貴精不貴多,往往一千精兵可抵數萬雜軍;
二者,他不希望太出風頭,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再者,信仰可以左右人們的道德觀念,一支有信仰的武裝力量,在戰力和毅力上絕對優於一支沒有信仰的隊伍。
郭麒雲也希望自己能夠建立一支有信仰、知道為何而戰、有榮譽感和使命感的武裝力量。
但就目前而言,他隻能一步步的摸索前行。
就這幾日在大平莊的所見所聞,此地的村民們大多老實本分也很友善,但政府的剝削、土匪的騷擾還有生活的貧困都深深的刻在了他們的臉上。
在文盲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大平莊,如果郭麒雲去和他們講大義,那基本是行不通的,他需要時間和耐心。
槍,郭麒雲手裏不缺,以基地的生產能力,一個月拉起一個團都沒問題。
錢,基地連飛機大炮都能生產,黃金白銀算什麼?
郭麒雲救了這一莊子的人命,莊裏的人對他感恩戴德不假,但要說信任,卻是沒有太多。
如果想讓村民們信任自己,依靠自己,心甘情願的讓自己家的男人加入自己的隊伍,唯有一個途徑,那就是讓他們過上好日子,讓他們吃飽穿暖並保護他們的安全。
想明白了這些,郭麒雲又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心道:“看來自己還真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燒的熱乎乎的火炕讓屋子裏的溫度提升了不少,劉書槐下午又送來了一套被褥,這讓郭麒雲的“家”總算是添了些許生活的味道。
冬天的白天太短,才不到五點鍾天就全黑了下來。
屋裏燃著豆粒大的油燈,忽明忽暗的,郭麒雲用過晚飯後就完全無事可做。
他想找那幾個合成人大兵聊天,可卻發現他們除了執行命令和戰鬥技能方麵,竟然幾乎無法溝通什麼。
打開門,便是呼嘯的冷風,白的是積雪,黑的是房子。
郭麒雲歎了口氣,在地上撿了塊還算完整的磚頭,用燒黑的柴火棍在磚上畫了個被咬了口的蘋果,又在另一麵畫了個長方形的框框,底下又畫了個圓圈圖案。
這也就造成了有槍、有人就有會地盤有錢!
很多的地方軍的前身都是土匪,即使當了官兵也是積習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