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筆記(1 / 2)

在這座城市裏生活的人,一定聽過這麼一個梗:啥時候從二院出來的啊?

二院,指的是舟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又名舟山市精神病醫院。

我是聽著二院的故事長大的,小時候調皮不聽話,爸爸總是拿二院嚇唬我說:再不聽話就把你送進二院去。

每當爸爸搬出二院威脅我時,我就會立刻認慫。並不是那些瘋子有多可怕,而是因為裏麵不僅僅住滿了常人無法理解的精神病人,還流傳了很多恐怖的傳說。

零三年九月初,醫院宣布停業整頓,所有員工休假等待通知。這一假整整休了二十天,等到九月二十一日工作人員上班時,卻發現醫院的病人人數竟然消失了47名。醫院方麵對外宣稱,這47名精神病人是被轉移到其他精神病院繼續治療。

如此人數龐大的集體轉院事件,對於精神病院來說確實是罕見。

可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真相是我從一本筆記上麵看到的,那47個精神病人並非轉院,而是……集體自殺!

十年前,有一個心理學博士為了完成一篇論文隱姓埋名進入了這家精神病院,以一個妄想症患者的身份,但是三個月後,他真的瘋了!

後來他被家人從精神病院接走,他為何發瘋,無人知曉。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那本筆記。

從筆記開頭的幾篇文字來看,作者的確隻是為了寫論文而來,可是隨著逐漸的深入醫院,作者竟然無意間發現了03年那47名精神病患者並非轉院治療,而是集體自殺!

震驚與恐慌之後,作者冷靜下來,將真相記錄在筆記裏,卻並未打算公開。其實這也是人之常理,大多數人碰到這種事情都會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件事算是過去了,筆記並未記錄太多相關信息,翻頁之後的文字,基本都是記錄對於論文有所幫助的信息。

直到看完整本筆記,我似乎明白作者發瘋的原因了。

以下為筆記原文(隻是其中一篇,我覺得有必要摘抄下來。)。

原文:有人認為精神病院一定很亂,但其實不是這樣的。這裏的患者作息都有時間規定,晚上如果有人睡不著,大夫會給他打針或者吃藥。那天半夜裏,我睡醒了,我們病室裏有三個人,另外兩個都睡的很實,我想當時應該是後半夜了,走廊除了有護士值班應該不會有別人了。可是,就著走廊微弱的燈光我往門外瞥了一眼,有一個穿白衣服的人瞪著眼睛往裏看,我很害怕,也不敢出去看,也不問是誰,就不去看它,但是我能感覺到它還在門口。我用被子蒙著頭,不知道過了多久,我睡著了,那一夜並未發生什麼事情。又有一天還是半夜,我睡醒了,我看見門的玻璃上有人用手指在寫著畫著,因為有哈氣所以留下一個一個的印,還跟上次一樣我不看,也不敢問是誰,別人都睡得很熟,我敢保證我不是幻視。我說過我膽子很大,第二天白天我看了門窗戶,上麵什麼都沒有。醫院裏總會有靈異的事情,特別是精神病院,因為那裏住的人陽氣都很弱。我把這事跟護士說了,護士說晚上把走廊的燈都打開。並且不讓我對別人說。

這段文字看上去平淡無奇,但其實裏麵隱藏了很多關鍵性的信息。這段文字已經接近筆記的尾聲了,在之後的兩篇(也是末尾的兩篇)筆記中,重複提到一句話:玻璃裏麵有張人臉。

這句話聽起來很詭異,但是也要看人怎麼理解。這裏的玻璃顯然是指門窗上的玻璃,正常人理解這句話應該是“透過窗戶看到一張人臉。”。可文中卻反複強調是“玻璃裏麵有張人臉。”,最開始我以為是作者的筆誤,畢竟筆記中的文字風格很隨意,並不是像論文那樣官方嚴謹。

於是我又仔細將筆記重新看了一遍,雖然筆記的文筆很隨意,但是邏輯清晰思維嚴謹,而且縱觀全文,除了那句“玻璃裏麵有張臉”以外,並沒有任何類似的“病句”。

我讀書時嚴重偏科,文科一百理科二十的那種,我對寫作要求很高,甚至有些強迫症,一句話如果讀起來稍有一點不通暢我就會很不舒服。

這種病其實很常見,稍微有點寫作愛好的人基本上都會有點這方麵的強迫症。作者是個心理學博士,做筆記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情,這種基礎的語句錯誤應該不會出現,再綜合種種推斷,我覺得文中所說的“玻璃裏麵有張人臉”的含義,就是玻璃裏麵有張人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