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〇三三章 【漏夜馳援】(2 / 2)

謝誌鈞斷然道:“這個你放心,我已經命人先行一步給老史傳了話,他對破案並不在行,你去之後他自會配合你的行動,此案已迫在眉睫不可再拖延,有必要的時候可以便宜行事!一切以破案為重!還有平日沒事就向嚴捕頭多學點官場的禮儀,去吧……”

段飛吃了顆定心丸出來,心中還有些發窘,這明朝的官方禮儀自己還真的不懂,好在大家都知道他原本隻是個小無賴,不懂才是正常,日後真該好好了解一下了。

段飛與嚴捕頭他們會合之後立刻乘一艘官船——兩淮運鹽船,順著一條東西走向的運鹽河向如皋縣行去。

就在他上船之時,一輛馬車快馬加鞭地出了府衙,將三個全身都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女人直接送上了順運河南下的官船……

百多裏的運河路,走得是順風順水,但也直到半夜才抵達如皋縣治下的海安鎮,揚州總捕史羽峰早已得了消息,竟然還未休息,親自到了碼頭迎接。

嚴捕頭他們無不受寵若驚,段飛也表現出滿臉感恩涕零的樣子,隻見史總捕滿眼紅絲、精疲力竭,絕不是今夜才熬出來的,可見這個案子已經讓他心力交瘁,就算沒有上官的命令,隻要有一絲希望,他也會喜出望外,如迎上賓般將段飛請回來的。

寶應縣先頭調來的王副總捕和另外三個捕快也都前來迎接,四人中有兩人身上纏著繃帶,可見這個案子非同一般。

史羽峰見段飛竟然如此年輕,不由有些失望和懷疑,不過他還是耐著性子沒有表現出來,將段飛他們一行帶回了鎮上的衙署。

明朝最低一級的政府就是縣級政府,再往下是沒有鎮長以及鎮公所這些現代機構的,縣以下百戶為一裏,一般都由本地大地主或者鄉紳任裏正,負責替政府收租以及管理地方,在聚居者眾多而又不足成為縣的地方,也就是現代的鎮級單位裏頭,權勢最大的那個裏正其實就是鎮裏的第一把手,史羽峰帶領段飛他們回去的那個衙署其實是海安鎮最大鄉紳王德全名下的宅院,相當於現代的鎮公所。

史羽峰招呼了他們一下,就把案情先簡單地做了個交代。

王家據說原來是在東北做生意的,十多年前才搬來如皋縣海安鎮居住,一家子男女老少都是生意人,家業越做越大,人口也越來越多,已經是海安鎮首屈一指的大戶。

王家人個個與人為善,從不與別人爭執,每當冬天或者災年,王家都會安排粥棚救濟乞丐與難民,捐物捐錢更是慷慨大方從不落於人後,人人稱頌說王家簡直就是萬家生佛!

但是就在上個月某日,王老善人王德全的大兒子王善謙突然被人殺死在家中,不僅震驚了海安鎮,連如皋縣都被震動了,如皋縣令馬如海親自坐鎮海安破案,沒想到這個凶案還沒破,王德全的三兒子王善儒竟然又被人殺死在返回海安鎮的路上。

接下來王德全的侄兒、二兒媳、五閨女以及兩個家人陸續死在已經被嚴密保護的王家,正在如皋縣令頭大如鬥的時候,突然有人深夜投書到縣衙,舉報海安鎮王家偷稅漏稅與倭人勾結走私,看到那龐大數額如皋縣令馬如海如釋重負,這是大案啊,交給揚州府去頭疼吧……於是他便緊急上報,把擔子交給了揚州府。

揚州府隨即調集精兵強將入駐海安鎮,還沒查到走私的蛛絲馬跡,凶案卻接連再次發生,儼然已經成了一起驚天大案,為了自己的烏紗帽,揚州府及涉案的各部都盡力遮掩此事,暗暗加緊破案,一個多月過去了,案情卻毫無進展,熬到現在已經快遮掩不住,連段飛這種毫無資曆的新人都被當做千裏馬拉過來溜溜了。

如果您覺得《巡狩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