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夜襲(1 / 2)

******上接【貳】:某日夜晚,山風微涼,霧氣繚繞,張寶率領黃巾軍馬不停蹄地徑自往廣宗開拔而去。壁高千仞的群山之間孤獨地掩映著一座孤城,城中止有八千黃巾士卒,其中竟有五千乃是弓弩手,真正的步兵隻有三千。

城中氣氛雖夾雜著淡淡的沉悶卻沒有絕望,畢竟能夠站在這裏的俱是身經百戰的老兵,腥風血雨中一路走來,早已習慣了一場場的惡戰。你和鄧茂登臨孤城的城樓之上,遠遠能夠望見漢軍連綿數裏的營帳。鄧茂喟然一聲長歎:“現在畢竟仍是東漢的天下,各地太守不斷將新募的士卒和輜重物資押送至前線,此消彼長之下,我軍劣勢日益明顯,隻希望咱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渠帥所言甚是,漢軍大舉壓境,咱們隻能據守不出,連將軍都將生死置之度外,卑將定當效死命!”你言辭懇切地回複道。

孰料你們嚴陣以待數日,漢軍竟然連叫陣的人都沒有,大戰之前的風平浪靜愈發印證了那句話“風雨欲來香滿樓”。

不日,斥候匆匆來報:“張寶將軍遭伏,大軍深陷險穀之中,死戰不得脫,如若沒有轉機的話必定全軍覆沒!”

“沒想到漢軍胃口這麼大!”鄧茂與你聞言大驚失色,沒想到潁川之戰黃巾軍損失至廝,前有“人公將軍”張梁殞命,眼下“地公將軍”張寶又身陷險境,朝不保夕。

“沒想到咱們有心盡死誌竟然能夠得以苟延殘存,隻是可憐了數萬同仁將士,嗚呼!”鄧茂雙目泛紅,咬牙切齒道。

“渠帥,漢軍勢大,咱們大勢已去,當為生者計!”你不失時宜地建議道。

“此話怎講?”鄧茂驚問道,“難道林都尉有歸降漢軍之心?”

“渠帥之言差矣,卑將的意思是此城雖然地勢險要,但是並非長久之計,漢軍倘若久圍不攻,咱們也必定因物資匱乏而不攻自破!”

“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既然‘地公將軍’張寶攜大軍遭伏擊,咱們也隻能後發先至,來一個‘圍魏救趙’,畢竟以眼下城中的區區八千之數兵力,幾乎沒有騎兵,縱然馬不停蹄地馳援,能否及時趕到尚且不好說,恐怕遭遇漢軍大部隊也隻是以卵擊石,於事無補!以卑將之見不若背水一戰,直搗漢軍的大本營,若皇甫嵩大軍回援,張寶將軍興許有一線生機,否則趁著漢軍營帳空虛,一擊而見奇功也未為可知?!”你侃侃而談道。

渠帥鄧茂沉吟不語半晌,最終訕訕地計議道:“咱們傾城而出奔襲漢軍營地,雖為妙計,但是地公將軍撤軍不過一日,行程不過數百裏,倘若棄之不救,視為‘不忠不仁不義’,某安有顏麵複見‘大賢良師’張角將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盡吾輩之死忠,足矣!”

“但是…”你仍要出言相勸,卻被鄧茂抬手製止道。

“林都尉,汝乃少年俊傑,此番本帥分兵三千弓弩手予汝按計行事,某自將五千兵馬馳援張將軍!”鄧茂當機立斷道。

“鄧將軍!…卑將定當不負將軍所托!”你言盡於此,深知多說無益,兀自起身前往校場點齊兵卒。此時,你先前招募的七十餘名親衛軍在典韋、徐博的連日操練下也已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