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白虎夜襲新墳墓 徐頂月下撞奸夫(2 / 3)

那邊竿壩村,冉虎還帶著村裏人在尋王山河,可一天下來,還是無果,在外凍得難受,餓得難忍,於是在天黑之前,他們趕回了家,決定先把死者先安葬再說。

隔天夜裏,就簡單地為兩位死者舉辦了喪辦,當天晚上,冉虎的兒子冉鵬兄弟在母親麵前守靈,忽聞山後有虎嘯,四周狂風四起,嚇得兩個孩子放聲大哭,直往母親棺材底下鑽。

冉虎連著兩天在外奔波,已是累得疲憊不堪,倒在柴房裏便睡著了,忽聽虎嘯風疾,便披著衣走了出來,但見一道白影泛著光從屋後跑過。

那冉虎也還算是個膽大之人,提著一根棒子便上了山,可怎麼感覺越走越遠,越走越陰深,但聽那呼嘯之聲就在耳邊縈繞,卻不見半個影像。

冉虎持著木棒揮舞著,大叫道:“你是誰?有本事就給我出來,躲起來算什麼本事啊?“

冉虎就站在田間地頭的一條小道上,狂叫了約一個時辰,卻忘了回來的路,仿佛是迷路了,就在那一圈站著,狂叫亂打,那呼嘯的聲音,奔跑的身影,一直就縈繞在冉虎的眼前耳邊,他仿佛是被困住了,跳不出那個圈。

直到天漸明,要發喪了,還不見冉虎回來,村裏人便去後山找,但見那冉虎暈倒在地,四周的莊稼植被都被冉虎給掃光了,那些散落的植被擺出了一個陣型,放眼望去,有點像太極八卦;陣型外,確是有虎爪的腳印。

內行的村民歎道:“還好恰巧擺出了陣型,這個陣型在動物看來,就仿若是一道屏障,不可逾越;所以,才保住了冉虎的命。“

看官聽說:''有可能是王玉夫婦下葬時,掉下的鐵片入了棺材,才引得王山河鬼上了身,每到夜裏就會出來食人。''

冉虎被抬了回去,錯過了送老婆上山的時間,他整個人與空氣大戰了一晚上,累得虛脫,到醒過來,已是第二日的晚上,在親人的陪伴下,前去墳前送別一下妻子。

可走到墳前一看,隻見那墓碑倒在地上,墓穴敞開,棺材打開,四周散落著一些木屑骨頭,妻子的屍體已是不知去向。

那冉虎帶著兩孩子是哭得傷心欲絕,呼天搶地,指名道姓地罵著王山河;村民們聞狀,便打著火把前來查看,徐頂和施雨也被請了過來鎮場。

施雨低頭看了看腳印,確係一隻老虎留下的,於是大夥便把墳墓圍了起來,點上桐油燈,還請來道師做法;正在大夥急得焦頭爛額之際,忽聽墳後草叢裏有“莎莎”的響聲,定睛一看,一隻白色的大老虎正趴在草叢裏吃東西。

施雨抽出白虎刀釘了過去,可那老虎一閃就不見了,有人看見是往墳墓裏鑽了進去;村民們壯著膽探上前,隻見那正是冉虎妻子的屍體,還剩上半身完整。

冉虎趕緊將其包裹起來,放在墓前做法祭拜;由於有人說老虎鑽進了墳墓裏,沒有敢上前去打開棺材,最後施雨把白虎刀釘在墳頭,做法的道師方才將屍體送了進去安放,但見裏麵並沒有老虎。

後來看官聽說:''那白虎刀並不能鎮住老虎,那老虎之所以要吃冉虎的妻子,聽說是生前與王玉的妻子有過節。''但這些,都是些無影的傳說,大家可信可不信。

出了怪事,生活還得要繼續,可竿壩村的人一連發生了好幾起怪事,已是鬧得人們不安,人心惶惶,夜裏不敢出門。

徐頂和施雨也被放走,他們各自回了自己的家,徐頂回到家裏,已是闊別一月有餘,到家時分,已是深夜,他輕手輕腳地推開了大門,直奔臥房,卻發現門已是反鎖。

但見屋裏有動靜,微弱的燈光,兩個人的竊竊私語,徐頂聽了一會兒便敲門叫道:“夫人,我回來啦!“

徐頂夫人見外有人叫門,心想一定是丈夫回來了,便開始慌張起來,因她正與徐頂的師弟偷著情呢!

徐夫人讓野漢子穿好衣服,從後窗跳逃,自己整理好妝容前去開門,見丈夫回來,顯得並不是很開心,反倒是責罵:“你這個該死的,在外去了也不顧個家,我還以為你死在外麵了呢!“

徐頂脫下外衣,掛在一角,卻被一雙男人的鞋絆了一下,他並沒有作聲,而是悄悄地在鞋麵上用白色的蠟筆做了個記號,輕步走到床邊坐定:“我剛才聽到屋裏有人說話。“

徐頂夫人抄著懷,慌張地道:“沒有,沒有,你一定是聽錯了,屋裏就我一個人。“

嘴裏不認賬,可表情出賣了她,徐頂脫下衣服,便鑽進被窩睡了,他摸了一摸被窩,兩邊都是暖和的,他更加確定,夫人偷漢子了。

徐頂夫人見丈夫睡去,趕忙吹滅了燈,拾起野漢子的鞋,從窗戶裏扔了下去;雖說隻有兩層樓,但夜裏的寂靜,異常聲響。

那野漢子就貼在牆根站著,抄著單衣,赤著腳,凍得瑟瑟發抖;見鞋子被扔了出來,趕忙穿上,一溜煙地逃了。

正是~囚鳥掙脫掉鐵籠,越過青山一重重。

當夜,徐頂和夫人一夜無話,各睡一頭,背對著背睡去;第二日天蒙蒙亮,徐頂便欲起床起揉麵做包子,被夫人一把拉倒在床上:“個該死的老東西,一晚上不動我,是不是在外打野食了。“

徐頂不耐煩地歎了口氣,推開了夫人:“哪裏有的事兒,我的人品,你還不了解嗎?在外遇到的事太多,太累了,還沒解決好呢!等過了年,還得要出去一趟。“

徐頂夫人浪笑著:“那還不快來給老娘喂飽,你走後,老娘一個人獨守空房,好不饑渴難耐。“

徐頂再次推開了夫人:“我說過,身子太累了,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做那事,我得要起床揉麵做包子了。“

徐夫人把徐頂拉倒在床上,騎在徐頂的身子上,欲去解衣服:“個假正經的貨,今天又不趕場,去做什麼包子;還是來吃我這兩個包子。“言罷,便退去衣服,露出兩座雪峰,色誘著徐頂。

徐頂一個鯉魚打挺起身,將婆娘浪在床角一邊:“個不下蛋的老母雞,又什麼好做的。“言罷,便抄起衣服,拿著一根棍子出門到後山練武去了。

徐夫人倒在床角,頭在牆上磕了個包,罵著徐頂哭了起來:“你這個爛西瓜地,沒良心地狗東西,把老娘當什麼了,你不幹活,我怎麼下蛋?我看就是你沒那種呢!“

徐頂聽得清清楚楚,甩門帶著憤怒離去,沿著狹長的青石板街,揮著棍,招招脆響,聲聲入耳,約三公裏長的石板街,從頭連到尾,時而騰空出槍刺,時而落地打鴛鴦。

街邊早起的鄰居一聽那耍刀弄槍的棍棒聲,準知道是那徐頂又回來了,可是鄉親們隻是在私下裏竊竊私語,沒有了以往的熱情問候;徐頂一根棒探窗,再回棍貼耳,借風偷聽,但見街坊議論,都是老婆偷野漢子的事。

於是那徐頂帶著怒氣,釋放於棍棒之上,單手撐棍,將一塊青石板挑起,人騰空,雙腳夾著石板穩穩地落地,鬆手棍彈遠,人浪如輕燕,棍停人至,穩穩地落地,紮著馬步將棍握在手上,清晰地聽得那棍子發出的震動“嗡嗡”聲。

兩邊街道鄉親,聽說是徐頂回來在練武,紛紛貼窗而望,看後讚不絕口,真是歎為觀止,情不自禁,紛紛輕拍起了掌聲,那掌聲雖弱,卻隨著一股清風連成一條線,清脆地響入池塘裏,透徹地如一滴荷葉上的露珠入水,滴破薄冰,穿入水底,冒起了一個透明的泡兒。

但見那徐頂又一個轉身,拉扯著輕快的步伐,淩波微步地奔跑著,把棍拋向前空,人躍起,接過單手環繞,拉、扯、推、刺、劈、打一氣嗬成,如果你是視力夠好,可以清晰地看到那生風的波摩擦起了空氣的浪。

三公裏狹長的青石板路,一口氣練上來,行雲流水,蒼勁有力,當然也把徐頂累得夠嗆,畢竟年紀大了,畢竟也好久沒練。

路往下的盡頭是一片池塘,往上的盡頭是一塊大壩,大壩的中間有一顆大槐樹,徐頂最後一個動作將棍子刺在槐樹上,看樣子,刺進去約有五六十公分,可徐頂還沒有解恨,他咬著牙,流著汗,瞪著眼,可已是盡力,過多的使勁也是徒勞,棍子一動不動,再無深進。

徐頂把衣服脫了下來,晾在棍子上,自己坐在槐樹底下歇氣,抬頭一看那衣服,居然不是自己的,感到一陣納悶兒,一想到昨晚家裏的動靜,再加上鄉親們的議論,床下的那雙鞋子,再看到眼前的這件衣服,他起身大喝一嗓,一掌猛推向木棍。

隻見“歘”的一聲,木棍穿過了直徑一米多的槐樹,釘在對麵的圍牆上,牆與樹的距離也就一米多點,正好一棍子的距離卡在那裏。

徐頂也沒打算取下那根棍子,就讓它留下,為自己的屈辱橫下一道,把外套搭在肩上,怒氣衝衝地回去了。

推開門,見屋裏還是冷鍋冷灶,隔壁鄰居都爆竹聲響,刷鍋洗盆的開始做早飯了,剛練完武術,肚子越發餓得厲害,不時地“咕咕”叫著。

上了樓,推開臥室,但見夫人還挺在床上,便氣不打一處來,把衣服扔在床上:“個懶夫人,跟豬似地,要睡到什麼時候?起來,給我老實交待,這衣服到底是誰的?“

徐頂夫人軟綿綿地舒展開身子,不慌不忙地起身坐定,拉過衣服,牽起看了看,又揉了下眼,裝得一臉無辜:“這衣服是誰的呀?不是你的麼!真忘事,我看你是到外麵混太久,早忘了這個家吧!“

徐頂聽夫人這麼一說,摳著頭皮,又拿不定主意,似乎這衣服像似自己的,於是也沒多說什麼,下樓自己做了一個人的麵條,吃完後,便出了門兒。

婆娘下樓揭開鍋一看,隻剩下餘溫的鍋灶,還有一副未洗的碗筷,婆娘把鍋蓋扔到了地上,用腳踩癟,破口大罵:“個爛西瓜的,不得好死,有本事就死在外麵,不要再回來了。“言罷,便狠狠地閂上了門,又回樓上睡覺去了。

初夜時分,下弦月掛西邊,那偷情的野漢子又在後窗叫暗號,婆娘起身,推開窗才發現自己睡了一天,濕身疲乏,肚子餓得“呱呱”叫,但見徐頂還沒落屋,外麵野漢子又在叫,便一股怒火相對:“你這個不怕死的,我男人剛回來,你又來要,還不趕緊死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