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詞曲文章驚天人(1 / 2)

詩歌比完,沈行勝!

接下來,開始比試詞,宮奇駿這次沒有給出題目,而是讓他們自由發揮。

這次四大才子不敢再猖狂了,上一次失利,雖說無傷大雅,但對他們的信心,也是一種極大的打擊。

在最擅長的領域,被這個無名小卒給吊打了,這讓四大才子多多少少都有點挫敗感。

沈行這一次,也沒給四大才子多少機會,拿起桌上的筆,開始揮毫,想都沒有想,直接寫出嶽飛的《滿江紅.書懷》。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成帝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緊跟著,沈行又書寫了一首辛棄疾的《破陣子.壯辭》。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沈行奮筆疾書,書寫的飛快,宮奇駿念的也非常快。

詞中金戈鐵馬,氣吞山河,萬裏如虎!一腔報國熱血,令人蕩氣回腸!

即使宮奇駿這樣經曆豐富,身為帝師的人,讀起這首詞來,也不由得想披掛上陣殺敵。

更何況其他人,圍觀的眾讀書人,都被這壯烈激昂的詞,給徹底征服了!

沈行將詞中的靖康恥,換成了成帝恥,更是讓人想起成帝被俘虜時的崢嶸歲月。

一腔的報國情懷,躍然於紙上,令圍觀的眾人不由得不動容!

誰都沒有想到,眼前這看起來蔫了吧唧,傻傻的仵作行人,居然滿懷著愛國情操,而且還能寫出如此大氣磅礴的詞來!

難怪宮奇駿都為之動容!

反觀四大才子的詞,整篇都是鶯鶯燕燕,整個一個無病呻吟!

這讓圍觀的這些讀書人,一個個無比汗顏!他們這些人和四大才子基本差不多,寫詞都是風花雪月,很少涉及到國事!

待沈行書完,宮奇駿大喝一聲:

“好,這兩首詞,我一定要拿給陛下看看,這才是讀書人應該要做的事!

你若能再作上一篇,上好的八股文,我便在陛下哪兒保舉你為官!想信我的一句話,陛下還是能夠采納的!”

宮奇駿的話剛一出口,便引來了圍觀眾人的竊竊私語。

那些青樓女子,此時看向沈行的眼光,與以往都有些不同了。

即使韓文靜這樣,眼高於頂的奇女子,此時看向沈行的目光中,都帶著欽佩和仰慕的眼神。

宮奇駿掃了一眼四大才子所做的詞,回過頭來對眾人說道:“詞我看過了,還是沈行勝,接下來考八股文,我以,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作為考題!請你們答卷!如果這次能優勝者,後麵就不用再考了。”

對於宮奇駿如此評判,四人沉默不語,也不敢反駁,唯有在接下來的八股文章比試中,發揮出超常實力來碾壓對手,才能出了心中這口惡氣!

因為,在這個時代,無論是科舉,還是為官,都是以文章為錄取標準,來衡量舉子們的真才實學,詩詞作的再好,也難登大雅之堂!

拿到題目後,五人開始同時答題。

這次,四大才子不敢再謙卑了。

他們要聯手上陣,每人一篇文章,四人不相信,四篇文章還搬不回這一局。

四人都是參加過科舉考試的老人,在作八股文上,都有一套自己的心得體會。

沈行對四大才子如此做法,不與理睬!

任他們如何做答,怎能敵的過自己作弊的手段!

沈行拿到題目一看,發現這段話出自論語的《學而》。

這段話的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沈行從八股要義中,挑選了歸有光的一篇八股文章。

吾十有五而誌於學

破題:聖人所以至於道者,亦惟漸以至之也。

承題:夫道無終窮,雖聖人亦有待於學也,學之則不容無漸矣,此其理之固然,而豈聖人過為卑論以就天下也哉。

起講:且夫天下待聖人過高,以為有絕德於天下,而不知夫聖人之所為孜孜而不已者。固吾人之事也,何則,人之心與理一也,人之為學求至於心與理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