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勒律治在評價《堂吉訶德》時指出,這本書隻需要通讀一遍,之後重溫時隻要很淺地隨意翻看就夠了。他或許是想借此表示,這本書裏有些部分實在是乏味冗長,甚至稱得上荒誕無稽,而一旦你意識到這一點,那麼對你來說再讀一遍這些部分就純屬浪費時間了。《堂吉訶德》無疑是一部偉大而重要的作品,任何宣稱自己是文學研究者的人都肯定至少通讀過一遍(就我個人而言,英文版我從頭至尾完整地讀過兩次,西班牙語版則是三次),但我卻不由得想到,對於那些隻為了獲得娛樂而閱讀的普通讀者而言,不讀書中那些比較枯燥的部分也沒有什麼損失。書中那位好心腸的騎士和他質樸的隨從之間的對話和冒險既逗趣又感人,而讀者們當然也更喜歡以這部分內容為核心的篇章。事實上,一位西班牙出版商就曾經將這樣的精彩部分單獨集結成一冊出版,而這個版本的閱讀體驗就非常好。還有一本小說不得不提,隻是它雖然重要,卻未必稱得上偉大,那就是薩繆爾·理查遜的《克拉麗莎》。除了最有恒心的一部分小說愛好者之外,絕大多數讀者都在它那龐大的篇幅之前敗下陣來。如果不是恰好找到了刪減版的話,我是絕對不會去讀這部作品的。而我讀到的刪減版處理得非常好,我在閱讀時完全不會感到少了些什麼。
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承認,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是本世紀內問世的最偉大的小說。普魯斯特的狂熱仰慕者們——這其中包括我本人——自然能夠饒有興致地逐字逐句讀完這部巨作。我甚至曾經誇張地說過,我自己寧願被普魯斯特無聊死,也不願意從別的作家那裏找樂子。然而在讀過第三遍《追憶似水年華》之後,如今我也不得不開始承認,書中有一部分內容的確在閱讀價值上有所欠缺。我猜未來的人們或許隻會對普魯斯特筆下散漫無序的思辨越發不感興趣,因為作者是在他所處時代的意識流思潮影響下進行創作的,而如今意識流這一手法一部分已然被人摒棄,另一部分則早已變得司空見慣。我認為,將來的人們會更多地將普魯斯特視作一位幽默大師,並且認識到他塑造角色的能力——他塑造生動、獨特且多樣的角色的能力——足以使他與巴爾紮克、狄更斯以及托爾斯泰平起平坐。也許有朝一日,他的這部巨作也將以刪減版的形式出現,其中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喪失價值的部分將被刪去,隻保留那些一直能讓讀者感興趣的內容,因為這些內容才是小說的精華所在。即便經過刪減,《追憶似水年華》的篇幅依然會很長,但它也必定依舊是一部卓越的傑作。雖然安德烈·莫洛亞在他那部可敬的傳記作品《追尋普魯斯特》中的記述頗有些複雜,但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普魯斯特原本計劃將他的小說分成三部出版,每部長四百頁左右。然而第二部與第三部尚在印刷期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這兩部的出版也就因此而推遲。普魯斯特糟糕的健康狀況不允許他服役參戰,他便利用這段空閑時間為小說的第三部添加了大量的內容。“此時添加的許多內容都是心理學與哲學方麵的闡述,”莫洛亞寫道,“這位智者(我想他此處所指的是作者普魯斯特本人)以此來點評角色們的行動。”莫洛亞又補充道:“人們甚至可以從這些額外添加的內容中提煉出一係列具有蒙田風格的隨筆,其中涉獵的問題包括音樂的作用、藝術的創新、美學的風格、對醫藥的鑒別,以及人們性格的類型之稀少等等。”他這些陳述自然沒有錯,然而這些內容是否能夠為小說增添價值,我想就要取決於我們對小說基本功能的看法了。
柯勒律治在評價《堂吉訶德》時指出,這本書隻需要通讀一遍,之後重溫時隻要很淺地隨意翻看就夠了。他或許是想借此表示,這本書裏有些部分實在是乏味冗長,甚至稱得上荒誕無稽,而一旦你意識到這一點,那麼對你來說再讀一遍這些部分就純屬浪費時間了。《堂吉訶德》無疑是一部偉大而重要的作品,任何宣稱自己是文學研究者的人都肯定至少通讀過一遍(就我個人而言,英文版我從頭至尾完整地讀過兩次,西班牙語版則是三次),但我卻不由得想到,對於那些隻為了獲得娛樂而閱讀的普通讀者而言,不讀書中那些比較枯燥的部分也沒有什麼損失。書中那位好心腸的騎士和他質樸的隨從之間的對話和冒險既逗趣又感人,而讀者們當然也更喜歡以這部分內容為核心的篇章。事實上,一位西班牙出版商就曾經將這樣的精彩部分單獨集結成一冊出版,而這個版本的閱讀體驗就非常好。還有一本小說不得不提,隻是它雖然重要,卻未必稱得上偉大,那就是薩繆爾·理查遜的《克拉麗莎》。除了最有恒心的一部分小說愛好者之外,絕大多數讀者都在它那龐大的篇幅之前敗下陣來。如果不是恰好找到了刪減版的話,我是絕對不會去讀這部作品的。而我讀到的刪減版處理得非常好,我在閱讀時完全不會感到少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