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雨(1 / 3)

防盜中, 請稍後或補訂閱

好在,她已經六歲,到了要選伴讀進學的年紀, 隻要想辦法求得父皇點頭,應是可以搬出永安宮。

至於新伴讀的事情——如果父皇真能依言給她換個新伴讀,那伴讀的人選確實是需要她好好考慮。她眼下身邊並無可信之人, 偏又深居宮中, 等閑出不得宮, 平日做起事來也多有掣肘, 實在是很缺人手。若是能選個能幹有用的好伴讀, 也是一個助力, 說不得還是日後的臂膀.......

姬月白用細白的指尖撚著被角, 哪怕指腹被金線摩挲的微微發紅也猶自出神。

在這一瞬間, 她想到了兩個人:那個曾救她一命的少年將軍和前世臨死前見到的那個男人。

所以,她該選誰?

姬月白正想著日後的事情, 張淑妃卻是正與侄女抱怨著女兒的不懂事。

張淑妃素是拿娘家當自己人,侄女兒看著倒是比女兒更親些, 自是不會瞞著人:“我與她好說歹說, 她偏一句不聽, 反倒與她父皇胡扯了一同, 竟還說要換伴讀,真是.......”張淑妃用白玉似的纖纖細指撫著額角, 懨懨的樣子, “真是不知怎麼就生了這麼個逆女。”

張瑤琴隻比姬月白長了幾歲, 麵容和身量已長開了許多,雖沒有張淑妃這位姑母的絕世美貌卻也稱得上是清麗秀美,舉止端莊,別有動人之處。因她是成國公府寄予厚望的嫡長女,被府上精心教養長大,自小便很有自己的主意。

這回出了這麼一樁事,從張淑妃嘴裏聽說“換伴讀”之事,張瑤琴似乎也不是很急,隻是柔聲勸慰道:“姑母莫要生氣了,這回也是我不好,想必公主是生我的氣了。”

她的語聲柔如珠玉,可“姑母”與“公主”這兩個稱呼卻是分的極清楚,仿佛自己和張淑妃才是真正的一家人,不知不覺間反是把姬月白排除在外了。

張淑妃是真心憐惜侄女,見著她這般懂事,對比之下更覺女兒心窄:“你又不是故意的,這回也是你先叫了人來,要不然還不知要出什麼事呢。偏皎皎她小心眼,非要扯出這麼許多來......”

張瑤琴似是極感動,眼眶微紅,垂首泣聲道:“是我不好,若非我不小心碰了公主一下,她也不會踩著裙角摔下水,她心裏必是怪我的.....”

張淑妃卻是不以為然:“你那是無心之失,再者,要不是你反應快,立時出聲叫人,指不定便要真出事了。”

張瑤琴低頭不語,隻絞著自己纖細的手指,似是忐忑不安。

張淑妃心疼侄女,輕輕的握住了她的小手,溫聲撫慰道,“放心,有我在呢,總不會叫你有事的。”她自來自視甚高,總覺得皇帝還是要給自己和成國公府留些麵子,萬不會把事情做絕了,所以嘴上最是惱恨心裏卻也不是十分擔憂。

張瑤琴極感動的看了張淑妃一眼,隨即眼睫微垂,仿若蓮花般的溫柔,細聲問道:“姑母,也不知公主與皇上都說了什麼?”

張淑妃回憶了一下,因著那會兒姬月白是貼著皇帝耳邊說的話,她這般性情自是不屑偷聽的,所以張瑤琴問起來,她也隻得搖頭:“倒是沒有聽清,隻是看陛下那神色,好似不大好。”

張瑤琴猶豫了一下,便道:“要不然,我去問問公主吧?有些話,總也要說清楚才好。”她估摸著姬月白必是與皇帝告了狀,自然是想摸清楚告狀的內容也好早做準備。

張淑妃卻是懶得再去看女兒,隻擺擺手:“你要去便去吧,我累了半日,準備去躺一會兒。”

張瑤琴這便道:“我扶姑母去歇會兒吧。”頓了頓,又笑,“再過一會兒便是晚膳了,到時候侄女兒必要來姑母這兒討口飯,姑母可不能嫌我........”

張淑妃再沒有不妥貼的,纖白的細指輕輕的在張瑤琴的額角點了點,終是被逗得露出笑來:“好好好,你這饞貓兒.....我讓人給你去做你喜歡的龍井竹蓀。”

張瑤琴扶著張淑妃的手,這便將自己光潔嬌嫩的額角貼在張淑妃的手臂上,順勢便撒了個嬌:“我便知道姑母疼我。”又軟語道,“再讓加一道燕窩雞絲湯——我記得姑母喜歡這個。”

三言兩語哄好了張淑妃,張瑤琴這才抽出身來,回去換了一身玉青色的衫子,準備去看姬月白這個表妹。

貼身伺候的宮人翡色輕手輕腳的捧了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來,打開來看:裏麵盛的卻是胭脂。翡色笑著道:“姑娘既是要去看二公主,臉上很該上些顏色。這樣白著臉過去,倒是顯得倉促了。”

張淑妃自來將張瑤琴這個娘家侄女兒看得極重,一應用具都是極好的,便是胭脂水粉也都是與張淑妃一般的,按著張淑妃的話便是——“這些都是我往日裏在家用慣了的,瑤琴又是張家嫡長女,哪裏能比我那會兒還差”。

故而,張瑤琴眼下用的胭脂,挑的便是最鮮最嫩的玫瑰花瓣,玫瑰花瓣上須得沒有一點汙色,再將挑揀好的花瓣用玉錘搗碎了,這樣出來的花汁才算是好。這花汁裏還得加茯苓、雲母、白檀等的養顏秘藥,做足了七蒸七淘的工序,才得出這麼小小一盒子的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