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太子訓來說,這份重擔來的太突然了一些,要是能夠躲過去,再繼任國君之位就好了。
麵對戰爭,他是茫然不知所措的緊張。尤其是衛國如今不僅僅是麵對一場戰爭,而是兩場。北方和趙國打,鐵輸。不管是邊子白在衛公姬頹眼中有多麼神奇,但是在太子訓眼裏,他不過是年紀小的過分的佞臣。本事不大,卻很會討人歡心。姬訓有時候也想過,是否將邊子白換掉……可問題是換下了邊子白之後,讓誰去北方和趙國決戰?
公子岐?
這絕對不可能。
作為曾經和他爭奪儲君的最大對手,太子訓甚至想過在此戰之後,找個由頭將公子岐的兵權徹底收回來。哪兒涼快,躲哪兒去。反正不能在朝堂上晃蕩,最關鍵的是不能在他眼前讓他礙眼。
除了公子岐似乎有點軍人樣子之外,難道讓躲在戚邑的南哲去指揮上軍?
要是他敢下達這樣的命令,一頂昏君的帽子恐怕第二天就要落在了頭頂上。
不僅如此,還有南方的戰爭。
衛國、魯國、宋國和秦國,四國聯軍正在討伐滅了鄭國的韓國。此戰倒是不擔心,作為發起過之一,衛國總不能一兵一卒都不派遣吧?
下軍至少一半的軍隊就扒拉到了聯軍陣營之中。相比魯國和宋國,衛國對這場戰爭顯得興趣寥寥,主要原因是衛國和韓國沒有什麼交情,同時也沒有什麼仇恨。反倒是鄭國之前經常欺負衛國,幫鄭國複國在太子訓看來,雖然可以讓衛國和韓國之間得到一塊屏障。但鄭國有這份實力成為衛國的屏障嗎?
衛國的屏障一直以來就是魏國,從衛公姬頹手中就沒有變過。太子訓也覺得自己要延續父親的策略,緊跟魏國的步伐,至於其他諸侯,都不是能夠依靠的對象。可是戰爭不是這麼來的,宋國對於攻擊韓國最為起勁,宋公子辟甚至帶著國內大部分的軍隊出現在了戰場之上,主要原因就是韓國之前把宋國欺負慘了。當然還有秦國,搶劫韓國那個叫心狠手黑,糧食,武器,盔甲,甚至布帛和人都要,來者不拒。隻有老叟和老嫗秦人看不上,比盜賊還要可怕的貪婪。至於魯國,這是他兄弟公子岐的母舅家,好不好的,本來就不招太子訓待見。
但無可非議的是,弱小的衛國竟然在同一時期發動了兩場戰爭,對手分別是趙國和韓國,這很神奇。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邊子白,一想到邊子白那對挑釁的眼神,對他這個儲君還敢顯露出冷漠,甚至忽視的表情,就讓他氣不打一處來:“國之將亂,必有妖孽!可恨,可惱。”
咣咣咣
萬勝!
……
在太子宮獨坐的太子訓聽到宮牆外出來的呼喚聲,仿佛是節日的遊行,喧鬧中,透著喜悅。這讓他更不高興了,嘟噥著站起來,對門下的宮人詢問道:“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宮人沒有回來,倒是大司馬公叔旦來了。
“太子,大喜,大喜啊!”
太子訓心底裏第一個念頭竟然是:他爹死了。當太子,聽到‘大喜’兩個字,難免會想到這個國家終於輪到自己做主了。可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真不敢說出來,要不然群臣會群起而攻之不可。禮樂崩壞是一回事,但是道德敗壞是另外一回事。要是惹怒了群臣,造成群起而攻之,恐怕太子訓就算是衛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也要被憤怒的國人驅趕出境,開始悲催的流亡生活。
太子訓故作驚訝道:“大司馬還請慢慢到來,衛國接連遭遇兩場戰爭,國力困頓,難以支撐,何喜之有?”
可大司馬公叔旦卻撚著下巴上長須,笑嗬嗬道:“太子,這次恐怕要召告太廟,讓衛國諸位先賢都通報一番,方能顯現我軍中神威。”
打勝仗了!
從公叔旦的語氣之中,不難辨別出,這場勝仗對於衛國很重要。可是對太子訓來說,他本來就討厭戰爭,打成如何,對於他根本就不關心。再說了,四國聯軍攻打一個比鄭國都強不到哪兒去的韓國,有什麼可得意的?就秦國就能把韓國欺負慘了。
太子訓想到這裏,開口道:“大司馬,聯軍擊敗韓國不是很正常嗎?”
可是大司馬卻笑道:“當然,但不是聯軍獲勝的消息。”
太子訓嚇了一跳,他有種被欺騙了之後的不解和惱怒,但強壓著心頭的怒火,問:“難道是上軍不成?”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43474/46461369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