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南門的一片商鋪街上,這日聚集在藏閣樓的馬車轎子從四麵八方紛紛趕來。藏閣樓是成都南街乃至整個成都最為信譽的拍賣行之一,大小商賈彙聚一堂,恰逢今日是為了成都一塊由桑稻改製的百畝良田而進行拍賣。
此次拍賣會的主持正是藏閣樓最大的東家舒封山,舒封山年方五十耳,籍貫四川德陽縣人,為人溫和儒雅,出自商賈世家。他是成都早年‘商政革變’中最早的號召人。
所謂‘商政革變’,是四川當年巡撫推行的一條對商人苛刻賦稅的條約,這款條約激起了許多經商的人們奮起反抗,而舒封山便是反抗條約的領袖,他不滿大元的層層剝削,再加之貪官酷吏貪婪無度,於是聯合隴川地界的商人一同罷商,這也為後來的明玉珍入主隴川牽出了一條導火索。
巡撫被殺後,大元在隴川地方的勢力被明玉珍一口吞並,舒封山由此從原來的倒騰古玩轉行開辦了拍賣行,他雖說不是隴川最大的富豪,可舒老板的名號,卻是代表四川地界至高無上的信譽,但凡有什麼大買賣,找舒老板擔保,便是無可厚非的。
在偌大的藏閣樓大廳裏,這時早已人群沸鼎,大大小小的商賈入幕列席,他們早早就覬覦南城的這一塊百畝地皮。要知道,南城連貫成都西北,又有興旺繁華的南街為伴,這一塊地皮倘若由某人拍得,不任做些什麼買賣,也都是難得一遇的商機;可不少人心裏清楚,此次藏閣樓公開拍賣,無非也是為徐家陪襯嫁衣,誰不清楚,徐家二公子徐放今日可是誌在必得,南城的這塊地皮,將在未來不久成為徐家第十五間徐氏武館。
在殿台之上,藏閣樓的管事在案桌碼放一張地契,同時他望向台下黑壓壓的人群,目光不由得投向列席第一排的一位藍衣青年,這青年白白淨淨,看似二十左右出頭,長相頗為俊俏,眉目神情款款,手中搖曳著一把烏金尺扇。他正是徐家二公子徐放,時任徐家宗主徐雲的二兒子,不過徐雲恰逢幾日前
與世長辭,作為徐家嫡傳子嗣,徐放今日親自前來,正是為了南城的這一塊地皮,也是為了徐氏擴張武館,為徐氏家族辦事。
南城地皮的起拍價初定五十萬兩,眾人高聲紛紛拍價,列席第一排的徐雲此刻靜而不動,坐在原位,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
當叫價達到一百八十萬兩時,徐放微微抬手,收起那把烏燦燦的尺扇,低聲道:“兩百萬兩。”
此價一出,身後連連跟價的眾人呼聲漸低,不過依然有人在原有的價位加上幾萬兩不等,徐放覺得眾人不可理喻,搖搖頭自信一笑,音色抬高道:“二百五十萬兩!”
這一聲,讓跟價的幾名商賈暗自泄氣,即便南城的這塊地皮價值遠不止二百五十萬兩,可他們皆是自有產業,遠不像徐家這樣的武林氏族,家大業大,頃刻間拿出兩百五十萬兩現銀,不過也是如沐春風,宛如揮灑細雨一般。
管事的落槌敲擊第二下時,就在眾人都以為這塊地皮由徐家所得,忽然人群中一道清脆的女音款款響起:“三百萬兩。”
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去,就連徐放也不由感到詫異,隻見在列席左角的一塊不起眼處,一位青衫女子喊出了三百萬兩的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