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龍三年,群雄並起,大渝王朝風雨飄搖,群雄叩關,大渝軍隊節節敗退,社稷危若累卵,幸得大渝公主仗劍出關,縱橫百裏,以一手玲瓏劍法斬羌、宛首領於馬下,諸侯驚懼,天下震動,江湖沸騰。諸侯退去,頒布求武令,一時之間,各武俠門派揚眉吐氣,天下開啟武俠新時代......
元龍十年,大渝王朝劍閣州雄關郡青城山祖師祠堂內
一白衣少年負劍而立,雙手抱拳。正前方是一須發皆白的老者,老者雙目微睜,看著眼前這個意氣風發的少年緩緩說道:“君問,你可想好了,江湖之事,可不比宗門之內,宗門之內比武點到為止,江湖之內,隻問廝殺”。
這老者就是青城派掌門劉元禮,三十歲那年適逢青城式微,老青城掌門病重,周邊門派想吞並青城,劉元禮一手青城劍法使得出神入化,硬生生抵擋住了六個門派的挑戰,最後以自創的“青山折腰”力戰老君洞掌門,以自身重傷,老君洞掌門陣亡的代價,保住了青城山,由此也奠定了自己下一代青城掌門的地位。
少年摸了摸背後的長劍,嘴角微翹:“師傅,徒兒學藝五年,自覺已到瓶頸,恰逢此屆朝廷頒布求武令,天下豪傑盡出,徒兒早就想一睹江湖之風采”。
劉元禮微微搖頭,緩緩說道:“君問,你稚氣未脫,青城劍法隻得其形,未得其神,你本身天賦奇高,若靜下心來鑽研數年,必能使我青城劍法揚名天下,可此時下山還太早了,你若遇上江湖中的好手,怕是要吃大虧”。
何君問臉有不悅,不服氣的說道:“師傅,當年梨劍公主縱橫百裏,斬敵酋於馬下之時也不過才十八年華,引天下英雄盡折腰,此等風采,為我輩之楷模,徒兒願效仿梨劍公主仗劍守國,不負此軀”。
劉元禮長歎一聲,無力的說道:“既如此,那你便去講武堂候著,按門中規矩,你必須要在三位師叔的三竹劍陣中抵擋住一炷香的時間,方能下山”。
何君問一聽,立即興奮起來,雙手抱拳對著老者說道:“是,師傅”。
何君問轉身離去,此時老者身後走出一個灰袍老者,微微對老者行了個禮。
“師兄,君問這孩子乃我青城派難得一見之習武天才,我們老一輩的已經少有人是他的對手了,將他困於山上也毫無意義,還不如讓他去江湖曆練一下”灰袍老者緩緩說道。
劉元禮摸了摸自己左臂,歎道:“當年我與老君洞掌門李向前一戰,僥幸獲勝,勝在當時我年少力強,可李向前的八卦掌將我左手幾乎打廢,青城派沉寂至今,幸得梨劍公主打出了江湖人的風骨,引起各諸侯朝廷對武林的重視,我想趁此機會將青城派發揚光大,君問這孩子我是傾注了心血,想讓他挑起青城旗幟,可他執意此時下山,江湖險惡,若有意外,可如何是好”
灰袍老者爽朗笑道:“師兄,你對這孩子關愛過度了,籠中之鳥不放它出去,怎知天高地闊,君問這孩子打小就機靈,讓他去曆練一下沒什麼不好的,再說就算他身死江湖,也是我輩武人宿命,江湖來,江湖去,師兄又何必在此做兒女情長之態”
劉元禮一聽,也收斂了表情,說道:“師弟說得沒錯,我輩江湖之人,本就是刀鋒血口殺出一個名聲,若這孩子不濟,折損在了江湖,也隻能說這名他擔不下。走吧,師弟,去看看這孩子在三竹劍陣下能抵擋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