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獨屬於滻子村的歡慶(1 / 2)

薑雲楓本以為自己關門離開之後劉弘也會離開,最起碼也會回長安向劉徹回報一聲,但是最後他發現他屬實是想多了。

因為劉弘不僅把帶來的東西留下來了,還把那一整輛馬車連帶著馬屁都留在了薑雲楓的院子裏。

在網上和書上看的曆史書太多了,薑雲楓一度以為古時候人們都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而在這個通訊和交通都不發達的年代道德就能約束大部分的人,但是他想錯了。

那都是書上寫的,而像劉弘這種人才不會在意,能完成任務他才不會管什麼臉麵不臉麵的。

看了看馬車,這次劉徹送來的東西格外的多。除了以前有的肉食和米粟之外還多了幾個大壇子,在打開之後薑雲楓才知道那就是沒少被古人讚譽的葡萄美酒。

得益於張騫的壯舉,不然的話薑雲楓也喝不上這兩千多年前的佳釀。

酒他都留了下來,米粟也都讓大壯搬到了隔壁,反正他吃飯的時候也都是去隔壁跟大壯和大壯娘一起吃,而肉食在這臨近六月的天氣裏是難以保存的,薑雲楓除了把鹿肉留下來之外其他的都讓大壯拿出去分掉了。

此時的村民們還沉浸在水車帶來的興奮中,在聽大壯說那些肉食都是薑雲楓讓他分給村民們的時候大家都做出了統一的反應,那就是拒絕。

村民們想的都很簡單,有了水車對他們來說就是承了薑雲楓天大的情了,怎麼還能再拿薑雲楓的東西?不過在大壯說過薑雲楓交待他的理由之後村民們也就都收了下來。

目的是達到了,但是事情的發展卻有些出乎薑雲楓的意料,因為第二天村民們就把肉都送了回來。

看著被掛在房梁上的那一排排熏肉薑雲楓有些無奈。他一直以為熏肉和臘肉這種保存肉食的方法是從南方傳出來的,例如巴蜀等地,但是他沒想到的是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這種方法了。

都已經被製成了熏肉了,薑雲楓自然也就沒有了理由,如今看著房梁上垂下來的熏肉他也覺得挺有味道的。後世的他在網上買過熏臘肉,但聽說那些都不怎麼正宗,如今他也能嚐嚐這真正沒有任何添加的熏臘肉是什麼味道。

和薑雲楓天天呆在屋裏不同,在見識到了水車之後整個滻子村的人都行動了起來,不管男女老少都投入到了建造水車的行動中。

和山叔這種真正手上有活兒的人相比薑雲楓隻能算是個理論主義者,在圖紙上指手畫腳指指點點的還行,但是真正的行動起來還是得靠山叔這種手藝人。

不過和山叔相比薑雲楓也不是一點兒作用都沒有,畢竟水車這個東西還是他先提出來的,以後的修繕問題要靠的是山叔他們,但是這水車的延伸性還是很高的。

薑雲楓畫圖、山叔製作出來的水車可不是最早的那種龍骨翻車,因為傳統意義上的翻車是需要人力或者畜力來帶動的,而薑雲楓製造的水車是真真正正的用水流做動力。

應該叫筒車才更貼切。

不管是翻車還是筒車最初製造的目的都是為了灌溉,隻不過在翻車之後出現的筒車因為是水流帶動而更加省力罷了。雖然最初的目的是灌溉,但是筒車能做的卻絕不僅僅是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