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得知在西漢柴也是一種不便宜的貨物時薑雲楓是震驚的,最開始的時候他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小時候在農村都是用作物秸稈當燃料的,而直到麥收之後看山叔他們直接在田裏焚燒的時候才知道為什麼。
有些事情不經曆你就永遠都不會知道,薑雲楓第一次知道秸稈還有這麼多用途。應該說他以前就知道,但是卻並不能有效的聯想起來。
以滻子村為例,村民們在麥收之後會把其中一大部分的秸稈直接在田裏焚燒以此來肥沃土壤,其次還要留下來一部分,但是留下來這一部分並不是用來做燃料的。
建房子、編草席子是村民們利用秸稈的主要途徑,而除此之外還有留下來一部分。
為什麼?因為官府要上門來收!
可能很難想象,在這西漢時期就連秸稈都要按照收成比例繳稅,因為即便是官方也有很多要用到作物秸稈的地方。
戰時運送糧草物資隻是要用秸稈做鋪墊,而發生水患的時候人們也會把秸稈填充到泥土裏用來治理水患。
像滻子村這種遠離繁華城市的小村子是可以用秸稈當燃料的,但是如果說是長安這種城市卻是不允許的。滻子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用泥土和石頭壘成的,而長安那種地方的房子全都是用木頭蓋的。
燒秸稈比燒木頭、木炭更容易引起火災,所以在長安這種城市人們都是以火盆、火灶為基礎燃燒木柴,這才是柴這麼貴的原因。
“山叔,其實您可以讓大家把這些麥稈都帶回家燒火做飯用。”
人的本質都是憊懶的,薑雲楓是這麼認為的。滻子村的麥收即便是餃子都幫著運了點兒東西,唯獨就隻有他一點兒沒有插手。
說村民不願意讓他幹活兒那都是借口,他要是堅持要幫忙的山叔也不敢硬攔他,所以主要還是薑雲楓比較懶。
“雲楓你不知道啊。”山叔直起身,輕輕錘了錘似是有些發酸的腰。“這麥稈要是不燒啊來年的麥子就沒有好收成。”
“這個我知道,不過您帶回家燒火做飯,然後把燒完的那些灰收集起來再灑地裏,或者翻地的時候順便給它揚進去,這些都能和您現在直接燒有一樣的效果。”
“真的?”山叔的語氣多少有些懷疑。
不是他不信任薑雲楓,相反的他對薑雲楓的話向來都不會有什麼異議,尤其在水車、石舂和脫粒機先後問世之後他更是對薑雲楓的話奉若聖旨,但是這畢竟事關糧食的收成,如果薑雲楓說得不對的話他明年很可能要挨餓。
“當然是真的。您想啊,您直接燒在地裏最後剩下的是什麼?不還是草灰嘛,我所說的那些用到的隻是火,燒完的灰您再灑地裏不是和您直接燒是一樣的?難不成您認為火烤過的地才長莊稼?”
“呃……”山叔猶豫了一下,說不出什麼反對的理由。
其實在薑雲楓的話下山叔已經有些動搖了,因為一個平常人家一年要用到的柴也不是什麼小數目,更何況沿用秦律的西漢不允許人們私自砍伐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