滻子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但如今其名卻響徹了西漢的都城長安。
急需要穩定人心、重新在百姓的心中樹立起威望的劉徹從來都不介意這種事情的發酵,甚至還直接明著推了一手。
一共收獲了兩種糧食,一種畝產逾萬,一種畝產也是五千近以上,對於西漢不過五六百斤的畝產實在是有著雲泥之別,這代表著什麼?
毫不客氣的說,這代表了一切!
後世雖然不斷地推崇商業、輕重工業的發展,但那都是在糧食產量足夠的基礎上才去推動的,糧食永遠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甚至是全世界的根基。
糧食不夠發展那些亂七八糟的有什麼用?等到那時候即便是你有再多的錢可能也買不到一粒米!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劉徹既定且貫徹的政策,從外表看起來西漢是以儒治國,但裏子卻並不是這樣。
以儒為皮統治思想,以法為骨嚴明律政,以道為血肉穩步發展,這才是西漢真正意義上的治國方針。
而經曆了幾十年征伐的西漢眼下最需要的就是休養生息,在這個階段的西漢著重的是道家的黃老之道,隻不過外表是被儒家給掩蓋了罷了。
畝產萬斤的糧食,比之前多出十幾倍的產量,這無疑能極大地提高百姓們對劉徹的信心。
於是乎,縣官從蓬萊請回的仙人種出了畝產萬斤仙糧的消息“不脛而走”,猶如插了翅膀一般以長安為中心向四周飛散開來。
民以食為天,一時之間隻要是得知了這個消息的人們都在談論此事,因為糧食就是他們的一切。
謠言止於智者,但是這要看是什麼樣的謠言,對於百姓們來說他們這種謠言他們是願意相信的,更何況這“謠言”中還說了是當今皇帝以及大將軍親自看著那些糧食收獲的,更是有人親眼所見皇帝拉了好幾馬車的東西回了皇宮。
在這種氣氛下百姓們的氣氛越來越高漲,仙糧的產量被傳得越來越高,甚至最後連長安一地就能養活整個大漢這種滑稽的消息都傳了出來,更離譜的是還有不少人相信了。
作為連帶著的重要人物,薑雲楓這位仙師也被廣為天下所知,人們都開始津津樂道的談論著這位大漢天子從蓬萊之濱請回的仙人,連年征戰導致的低迷似乎也在反彈,而人們更是對這位神秘的仙人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甚至還帶著一絲絲狂熱。
百姓的想法都很簡單,誰能讓他們吃飽他們就親近誰,崇拜誰,甚至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他們甚至願意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
在得到並流傳消息的地區,尤其以滻子村的氣氛最為熱烈,此時此刻,那座滻子村人們送給薑雲楓的小院子裏熙熙攘攘,人滿為患。
“雲楓,那糧食的產量真的有這麼高?”山叔看著一臉平靜卻帶著幾分無奈的薑雲楓,說話的語氣期期艾艾的。
“也沒有那麼離譜。”薑雲楓的話讓山叔輕舒了一口氣,但隨後卻又升起了失望。
雖然這才是正常的,但是誰又不希望有那麼高產的糧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