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重農抑商(1 / 2)

眼下利益並不一定能夠打動劉徹,因為在相對比較極端的手段下西漢的國庫已經是相當的充盈了,雖然這種充盈有點兒涸澤而漁的意思,但不管怎麼說目前的西漢是不缺錢的。

所以劉徹更在意的還是名聲。

早年間劉徹可以說是聲威高漲,在衛青和霍去病兩位神將的輔助下對匈奴是連戰連捷,雖然連年的戰爭消耗的主要還是百姓,但是在打勝仗並且還經常是大勝的情況下百姓們倒也沒什麼怨言。

但隨著衛青和霍去病兩位神將的實施這一切都變了,西漢對匈奴的戰爭是連戰連敗,而在前兩年更是三征三敗。

沒有了勝仗的支持,百姓們終於是忍耐不住了。

窮兵黷武,國庫虧空,天災不斷。所有的一切加起來成了壓垮西漢百姓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或許在曆史課本上的劉徹很是光輝耀目,但晚年他所麵對的是民怨四起、天災不斷,甚至還有大量的兵變。

這也是為什麼劉徹這樣專製獨斷的君主為什麼會登泰山下輪台罪己詔,也是為什麼薑雲楓能夠遇到他的原因。

“丞相可以確定?”劉徹還是有些猶豫,也不知道是不想放棄那些利益還是不敢相信薑雲楓。

“這一點是確信的,陛下可以先以餘的名頭去試一下。”

麵對劉徹的疑問,薑雲楓隻是微笑著回答他。

但是其中的意思卻並不一樣了。

之前是天家,是二人初遇時所用的稱呼,而現在是陛下,是更加正式的稱呼。

稱呼是正式了,但距離卻是遠了。

“丞相哪裏的話。”雖然僅僅是兩個字的差別,但劉徹哪裏聽不出來?

“朕回去之後就命人去辦,就是不知道這需要多久。”

“很快的。”薑雲楓搖了搖頭,別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他知道。

後世可以有過一次因為虛假的消息導致人們大規模囤鹽的事情發生,而薑雲楓是膠東人,對當年的事情格外的記憶猶新。

而眼下西漢的情況遠遠要比後世的那次囤鹽更加嚴峻一些,因為在後世鹽是很便宜的,在囤鹽事件發生之前人們並不缺鹽吃,而西漢就不一樣了。

“如果餘所料不錯的話,價格低廉的官鹽初放的那段時間百姓們會爭相購買,陛下也可憑此機會賺上一些,但隨後鹽價勢必月會越來越低,大漢在鹽這一項上的收入也會慢慢的趨於平穩。”

“能有多少?”

“這個就無法估算了,畢竟這要取決於陛下選擇放出去多少鹽,循序漸漸地慢慢來的話可能會多一些,但這個量並不會多出太多來,畢竟百姓們手中的餘錢並不多,能夠購買的總數是差不多的,區別僅僅在於價格罷了。”

“看來丞相也慢慢適應了,就今天這一策怕是沒有官員能夠想得比丞相還周全了。”

“陛下謬讚了,其實相對餘來說,田千秋、霍光等肱股之臣也不是想不到,隻是他們對於鹽田法的產量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罷了。”

在經曆了這個兩千多年前封建社會的勾心鬥角之後薑雲楓不敢小瞧任何人,而對於官場上的事情更是慎之又慎。

“其實這鹽陛下可以稍稍晚一點放,若是待到餘將方才陛下所食用的東西放出去之後售鹽的收入還會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