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可有高策?”
如果單說要應對這種局麵劉徹有很多的辦法,但不是暫時不能夠切實地實施下去就是無法適用於自己的幼子。
所以盡管是萬般不願,但在無奈之下他隻能詢問薑雲楓的意見。
如今薑雲楓提出了這個問題,那麼就代表著他必定有解決的方法。
“有,但卻要看陛下願不願意。”
微微一笑,但薑雲楓並沒有逼劉徹做決定。
“其實眼下大漢的景況已經很好了,在陛下先後用置刺史十三州以及徙茂陵等策下大漢的土地情況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卻又沒有完全的解決。”
“想要完全解決那就隻有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將天下所有的土地收歸國家,采取租賃製度。”
“不妥!”劉徹連思考都沒思考,直接就搖頭拒絕。
“陛下莫急,待餘慢慢道來。”對於劉徹的拒絕薑雲楓並不意外,而且還在他的意料之中。
想要實施將土地收歸國有後再實行租賃製,那麼要麵臨一個很直接的問題,那就是王公貴族的封地。
封地這種事情在封建王朝並不少見,而且當年漢高祖劉邦創立西漢的時候就分封了不少的諸侯王,但好的一點在於如今的西漢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了。
要不然薑雲楓還真沒地方可下手。
要知道諸侯王的土地可不是那麼好回收的,那樣做極有可能要麵臨著全方位的內戰。
“餘知道陛下在擔心什麼,但這回收土地並不是說就直接斷了那些王公貴族的路。陛下可以隻回收其從屬權,土地上的稅收甚至產出的糧食依舊可以交由他們處理,但這從屬權是必須要拿到手的。”
“封邑,可隻封邑,不封地。若是按照大漢律例來說他們並沒有損失,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損失了,那就代表著他們想要強取豪奪或者苛稅種田的百姓們。”
很直接,薑雲楓的一席話把最尖銳的點插入了最薄弱的地方,這讓劉徹雙眼一亮。
之前他反對不是因為他不想將所有的土地回收國有,而是因為他知道這樣做很難,但如今有了合適的方法他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丞相請繼續。”
“從大的方麵來講,回收土地是為了大漢日後的發展長治久安,從小的方麵去分析也是為了保證那些得了封邑的王公貴族們的利益,畢竟如果國家都不在了他們擁有土地也就沒有了意義。”
“其次,陛下亦可以用減稅、宣揚等各種辦法來促使他們遵循大漢的規定。”
“而對於百姓們來說就更加容易了。雖然現在還未完全實施下去,但仙糧的出世必定會帶來糧食產量的增長,也也會讓大漢的稅收得以增加,解釋陛下隻需要稍稍減免一點賦稅,百姓們自然就樂在其中了。”
“而最重要的是……”說到這裏薑雲楓也是正色了起來,不再像方才一樣是一副平淡的樣子。
“此事隻有陛下能做。”
許久無言,劉徹沒有說話,薑雲楓也沒有。
薑雲楓已經說的很直白了,而劉徹也知道薑雲楓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