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囁嚅的劉弗陵,薑雲楓歎了口氣。
不知道為什麼,薑雲明一直都感覺劉弗陵好像有精神分裂症的那種。
時而聰明,時而怯懦。時而像是頗有些氣勢的幼年帝王,時而像是個犯了錯的小孩子。
“陛下,為帝者,當重視百姓。”
“太祖高皇帝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秦末的保證、秦二世的恣意妄為,百姓們對先秦已經沒有了信心。”
就在薑雲楓侃侃而談的時候霍光抬起了頭,表現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但最後卻還是沒有開口。
先帝劉徹才定下了以天子之論為主的儒家思想,這時候去講究這些。
屬實是有些不太恰當。
不過薑雲楓卻並沒有停止他的言論,即便是他發現了霍光的欲言又止。
“百姓,是一個王朝的根基,無論是攻伐還是戍守都少不了出身百姓的軍隊。”
“所謂言出法隨,那不過是因為百姓還認可,陛下認為秦二世那般的君主可能做到言出法隨?”
“不能。”劉弗陵低著頭,很是老實的回答道。
“與曾聽過一段話,此話雖不適宜宣揚,但對於陛下來說卻是一個很好的準則。”
“請丞相指教。”劉弗陵先是坐直了身子,然後拱手躬身,做出了一副靜聽教誨的模樣。
“自古以來,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在李世民的舟水之論還有沒有類似的言論薑雲楓不知道,但李世民的舟水之論卻是後世最廣為流傳的,而且也是直入中心。
皇帝,這個看似一語定天下的稱呼貴不可言,實際上不過是人們簇擁的罷了。一個沒有大臣、沒有軍隊甚至沒有信服他的子民,那麼這個皇帝就純屬是個人意淫。
“就好像眼下大漢的募兵,是仙糧讓百姓們從內心深處有了穩定,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是自己戰死在邊關他們的親人也有飯可吃。”
“而他們之所以願意去戍守邊關,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大漢值得他們以性命相守護。”
“餘說一句逾越的話,若是陛下也如秦二世,那麼百姓們又為何要去拱衛這個大漢?對於他們來說誰人做帝王都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吃不飽。”
“唯有仙糧給了他們信心,唯有這樣的大漢才值得他們置自己的性命於不顧。”
“陛下,太高祖皇帝打下的江山需要的是一個英明且自律的君主,而不是一個自認為高人一等的帝王。”
“秦先有二世暴戾,才有了太高祖皇帝打下的江山。漢若也有一個秦二世,那麼也會有下一個太高祖皇帝出現。”
整個鴻寧殿安靜地落針可聞,霍光閉著眼睛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而其他人早就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在他們看來薑雲楓說的話何止是逾越,簡直就是大不敬之言。
“多謝丞相教誨,朕省得了。”而身為當事人之一的劉弗陵卻對著薑雲楓躬身行禮。
“吾等雖是先帝有命的輔政大臣,但吾等終究還是大臣。這漢室天下最終還是要靠陛下去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