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就是丞相呆過的地方嗎?”滻子村是劉弗陵第一次來,有意多少有些好奇。
“嗯,臣就任丞相之前在這裏呆過一陣子。”看著依舊平靜的滻水,薑雲楓的心情很是平靜。
本來他想去大壯家裏看看的,但那裏已經沒有人了,大壯此時還在丞相府裏。
他還是沒有從自己的情緒裏走出來,但卻也好了不少,最起碼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每日起來都會自己到大棚那邊去。
“丞相,這些是什麼?”劉弗陵看著滻水邊上的那塊地,臉上有些好奇。
“這是玉米。”
“玉米?這是種了多久了?”劉弗陵不是沒有見過玉米,但他見到的都是已經收獲的成品,秸稈也見過,但那都是枯黃了的。
“與上次我們給戍邊將士的家人們分發仙糧苗株是差不多同一時間種下的。”
“那這邊就是仙糧的最後一種了?朕若是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叫土豆?”
“陛下說得對。”
“丞相,朕有一疑惑。”
“陛下請說。”
“丞相曾說過如今我們分發給百姓們種植的仙糧畝產萬斤,而這剩下的兩種仙糧與之相比都要差上不少,為何丞相依舊沒有放棄為這兩種仙糧培育種子?”
“陛下問得好。”薑雲楓微微一笑,對於劉弗陵的提問他很是滿意。
他致力於培養一個帝王,而不是一個傀儡。帝王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哪怕是此時的西漢都掌握在他薑雲楓的手中,但他無意竊國,這樣的劉弗陵才是他想要的。
“臣敢問陛下,如果您手中有糧食,您是要養牛還是要養雞呢?”
“自然是牛,牛不僅用途多,身上的肉也是更多。”
“但陛下您想過沒有,牛的肉的確是比雞要多,但養牛要消耗的糧食也要多於養雞。”
劉弗陵愣住了,他有點被薑雲楓帶進坑裏了,沒有關注到隱性的條件。
“牛和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這也決定了雞隻能長到十幾斤,最高不過二十斤(西漢260克為一斤),但同樣的,長得肉多就代表著消耗也多。”
“陛下應該知道地有沃有瘠吧,這是因為土不一樣,而即便是沃土耕種的時間長了糧食的產量也會慢慢降低。”
“這土對於糧食就和糧食對於我們一樣,糧食多了人就能長得更壯實一些,糧食少了人就吃不飽,自然也就更瘦弱一些。”
“丞相是說這土就好像糧食的糧食?”有些拗口,但劉弗陵還是很順利地說了出來。
“沒錯,地瓜產量高,它吃得也多,而土豆和玉米雖然產量低一些,但它們吃的也少。”
“雖然人們更喜歡產量高的地瓜,但如果為以後考慮的話還是玉米更加合適一些。”
“丞相為什麼不說土豆?”劉弗陵很聰明,很是敏銳地抓住了薑雲楓留下的缺漏。
“因為從另一個方麵來說這土豆和地瓜其實是一樣的。”
“另一個方麵?”劉弗陵蹲下身來,扒拉著現在還是幼苗時期的土豆。
“朝廷每年都要將收上來的賦稅作為軍糧以及災年的賑災糧,但地瓜和土豆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他們保存的時間要比稻、麥等糧食短。”
“眼下我們大漢海內虛耗,當務之急是要補足這部分的消耗,所以臣選擇了產量更高的地瓜,但若是從長遠來看還是玉米更加合適。”
“那丞相準備怎麼做?百姓們會願意放棄這產量更高的地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