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砥柱(1 / 2)

“張安世這人本相知道,但卻從未見到他顯露過半分,既然子孟對其頗為讚譽,那就讓他先到丞相府來試試看。”

“至於職位,田奏曹,你先讓他處理兩天奏章試試看吧,雖然說這光祿大夫來丞相府做奏曹是有些委屈了,但卻也是暫時的,這段時間田奏曹幫著看看這人怎麼樣。”

“諾。”田千秋拱手應允。

和張安世差不多,田千秋也是個謹小慎微的人,並且行事風格比較傾向於自保,所以極少甚至從未偏袒過人,對於這點薑雲楓還是放心的。

“如果此人可堪大用的話就升至丞相府長史吧,至於子孟,屆時本相會向陛下建議升你至太常卿。”

“諾。”霍光拱手行禮,麵色如常。

但金日磾三人就不一樣了,臉上布滿了詫異的神色。

西漢官製比較複雜,尤其是在劉徹繼位之後為了將權利掌握在自己手中設立了不少的官職,目的是為了限製以丞相為首的各個職位的權利,但總的說下來西漢的製度有一個比較出名的地方,那就是西漢十二卿。

如果提到古代的官職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丞相啊,宰相啊之類的,但最起碼在西漢武帝之前基本上都會沿用一個製度,那就是三公九卿。

三公是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九卿則是太常卿、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和少府。

西漢比較特別,除了九卿之外還有列卿其三,即執金吾、將作大匠和衡水都尉。

在薑雲楓出現之前劉徹為了他的幼子劉弗陵的繼位而選定了霍光,這也是為什麼霍光會被封為大司馬和大將軍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大司馬即太尉,而大將軍是劉徹自己設立的職位,是一個比丞相還高的職位,目的就是為了限製丞相的權利。

然而薑雲楓的出現卻打破了這一切。

之前劉徹一直都因為薑雲楓這個來自“天界”的仙人而心有顧忌,所以就在上官桀意圖刺殺薑雲楓失敗之後多次讓霍光派人去“刺殺”薑雲楓,但和上官桀不一樣,霍光對薑雲楓的“刺殺”旨在磨一磨薑雲楓的銳氣。

劉徹不願意放棄薑雲楓這個屢屢創造奇跡的仙人,但又害怕這個仙人的棱角太過鋒利不能好好輔政,這才想出了這個辦法。

而劉徹在最後的彌留之際為了安撫薑雲楓也是向其吐露了事情的緣由,也為了能讓薑雲楓安心輔政而撤掉了霍光的職位,霍光也因此從高高在上的三公直接跌回了原本的光祿大夫。

嚴格來說大將軍和大司馬(太尉)一樣都是三公,但光祿大夫連個九卿都不是,隻是三公之一禦史大夫手下的官員而已。

所以在聽到薑雲楓要擬任霍光升至太常卿的時候金日磾等人的神色有些奇怪,因為在他們的心中霍光以後的路應該是由光祿大夫升至禦史大夫。

要知道,禦史大夫(也稱大司空)可是正兒八經的三公,太常卿雖然作為九卿之一地位也很高,但再怎麼說九卿就是九卿,和三公是無法相比的。

但太常卿也稱奉常,是九卿中地位最高的,因為在太常卿所管轄的雜事中有一項很重要,那就是掌管宗廟禮儀。

在古代,幾乎隻要是涉及到宗廟這兩個字的職位無一不是重中之重,但其實際上又不能直接影響到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