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
以前薑雲楓對這個成語從來都沒有什麼深刻的認識,隻是會在工作之餘感歎一下而已,但很快就會再次投身於工作。
但現如今,薑雲楓對這個詞算是有了一點兒切身實地的感受。
他自征和四年春天劉徹東遊之際來到了這西漢,經過了征和五年的春天現在已經來到了始元元年,已經整整兩年了。
兩年的時間他似乎遇到了很多的事情,也似乎是做了很多的事情,但現在回頭看一看好像也就那麼回事兒。
劉徹死了,在彌留之際還帶走了上官桀和桑弘羊,給他的兒子劉弗陵留下了一個爛攤子,還讓自己這個裝神弄鬼的仙人輔政,而自己這兩年好像也沒有什麼成就。
戍防邊關,雖然說是有他拿出來的炮彈之功,但說到底還是西漢的底子還算硬。
推廣仙糧,可先不說眼下這仙糧之中僅僅隻有地瓜被推廣開來,就說這土豆的退化速度很快就沒能解決,更何況還有更適合作為主糧的玉米才剛剛開始起步。
雖然已經是一人之下的丞相,但薑雲楓卻有了一種自己什麼也沒做成的感覺。
“丞相,車馬已經備好了。”
劉弘的聲音打斷了薑雲楓的思考,他將視線從剛剛抽芽的柳樹上收了回來,轉身走向了那代表了丞相身份的駟馬拉車。
今天他要去枳道一趟。
倒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他的目的主要是安撫一下哪些看著年景好了而從山野之間重回鬧市的隱居百姓。
先前薑雲楓將這些人定為了南遷的主要人群目標,不過由於先前枳道的百姓因不聽朝廷的建議而損失不少的事情所以枳道的百姓大都選擇了南遷,薑雲楓就讓人將一部分回歸的隱居百姓安置在了枳道。
而他此行的目的除了安撫這些百姓之外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將枳道的田地作為試驗田,用來培育和耕種玉米。
枳道臨靠霸橋,與灞水和滻水交彙的地方很近,地勢平坦且不缺少水源,除非是幹旱到極點的年頭幾乎不擔心這裏會缺水,而在對待玉米的問題上薑雲楓一直都極為重視,這裏算是最好的試驗田了。
玉米和地瓜不同,不僅不能像地瓜那樣插藤種植不說就連產量也比地瓜低不少,所以薑雲楓在種植和照料玉米的問題上一直都很重視。
雖然離皇宮並不是最近的地方,符合薑雲楓要求的地方也不僅僅隻有枳道這一個地方,但綜合下來看枳道已經是最適合的了。
皇宮周邊又是博望苑又是宜春苑的早就已經被劉徹在位時建造的建築物占據了,而鎬池和鎬水那邊的開發速度還很慢,僅僅隻夠用來栽種土豆的,對比之下枳道就能了最合適的地方。
說起來有些可笑,同樣是從船上帶下來的東西,地瓜最遲明年開春就能遍及西漢的北方,但玉米僅僅隻夠這些重回社會的流民種植。
雖然主要原因是薑雲楓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地瓜上,在地瓜的培育上費了不少的心力,不僅一年四季不停歇地育種還讓百姓幫忙,但不得不說這一切的原因還是產量問題。
產量的差別導致了育種和推廣的結果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地瓜和玉米相比數量的增長要用平方來算。
“丞相,到地方了。”
四匹馬拉著的馬車突然停了下來,劉弘騎著馬通過馬車側邊的小窗對著裏麵的薑雲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