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責任(1 / 2)

不管是在政事還是私事上霍光一直都是個幹脆的人。

當然了,這個幹脆是在薑雲楓掌政之後的,如果是劉徹還在的那段時間他可不敢這麼做,或者說最起碼不會這麼做。

現在的他和薑雲楓已經算得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了,不過這個利益共同體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是在政事上的利益共同體,但在私事上霍光是依托於薑雲楓的。

如果不是薑雲楓,現在的霍光已經以任職大將軍和大司馬之位而位極人臣了,那些所謂的私人利益自然也是不缺的。

其實以前薑雲楓就知道一些西漢的曆史,但那部分曆史絕大多數都是他在學校裏學的,先不說裏麵有多少偏頗,就是那些隻是在步入社會後也忘了個差不多了。

其實這還是好聽的,實際上的他基本上是學過了就忘。

在來到西漢,成了西漢這段曆史中的一部分之後薑雲楓才發現自己以前對這段曆史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霍光也算是其中之一了。

在穿越之前他對霍光的印象是模糊的,基本上就隻有那個連著輔佐了兩代帝王還抬走了一個海昏侯的霍光,而在親身經曆之後他才知道霍光也不似那些史籍上記載的那般清白。

劉徹還在的時候霍光就在劉徹的默許中摻和到了酒的事情裏麵,而榷酒酤的實行讓酒成了朝廷官方的東西,而負責這些東西的是當時的財政大臣桑弘羊。

所以說當時的霍光和桑弘羊肯定是有利益往來的,不過這個程度卻沒有人知道有多深,而且薑雲楓也不想去深究。

人死如燈滅,他不想去追究一件和死人相關的事情,更何況現在的霍光依然還是那個進出宮闈二十餘年依舊謹小慎微的人,在政事上更是從未反對過自己。

不過事情永遠都是雙麵性的,人則要比事情多出來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為自古以來人心是最難以揣摩的東西。

他暫時不想打霍光的主意,但並不代表著霍光不想打他的主意。

隻不過霍光的這個“主意”有些特殊。

從丞相府離開之後霍光對他的霍氏一族未來的方向已經有了明確。

說實話他很佩服薑雲楓,本來薑雲楓把製冰的方法教給他的時候他在心裏就已經很感激薑雲楓了,因為這個時代的基調導致了人們往往都會敝帚自珍。

製冰這個東西在這個時代很賺錢,而霍氏在長安東市的店鋪單是這個月的收入就遠超他以前在酒上麵的收入。

而且這還是合法的收入,不似之前的酒業收入是灰色的。

對於薑雲楓的大度他很是佩服,但今天在聽了薑雲楓對他說的這些話之後他就對薑雲楓這個丞相更加佩服了。

雖然情感是一樣的,但是情感的出發點不一樣。

最開始的時候他隻是佩服薑雲楓,感歎仙人的視金錢如糞土,但現在他更多的還是在感歎薑雲楓的想法,也讓他在敬佩的同時也升起了一種無力之感。

他感歎,也敬佩薑雲楓的想法之多和思維之靈活,但卻也因此而生出了一種無力之感。

霍光覺得這應該就是凡人眼界和仙人眼界的差距了。

然而,霍光卻不知道這並不是什麼狗屁的仙凡之別,隻是時代和發展所帶來的差距罷了。

要說差距也隻能說是教育的差距。

人總是有一個劣根性,那就是趨利,隻不過這種劣根性會因為環境、時間和人際關係等種種原因表現的程度不一樣,但現在霍光心底的這種想法已經完全升騰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