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漢最頂端的少數人之一,霍光清楚一個王朝僅僅隻有一兩個能挑大梁的武將是不行的。
至於後果,劉徹就是前車之鑒。
衛青和霍去病的確可以說是百年甚至是千年難得一遇的神將,但在他們二人相繼死去之後西漢的連戰連敗也說明了劉徹當年所犯下的錯誤。
他太過倚仗那兩人了。
的確,武將這種人物是很看重天分,但畢竟天分這種東西不是人能夠控製的,而普通人在經過培養和鍛煉之後也是能夠撐起西漢這個大廈一角的。
但是劉徹卻沒有那麼做。
其實在霍光看來李廣和李廣利雖然遠遠沒有自己的舅舅和大哥出色,但若是有足夠的資源去培養以及有足夠的曆練機會的話也是能夠獨當一麵的。
所以在薑雲楓決定讓趙充國和趙卬這對父子兵上陣的時候霍光也是同意的。
雖然範明友是自己的女婿,但卻也多少有過一些經驗了,而趙卬在去年之前還依舊是個隻有理論知識的學生罷了。
或許在這個時代戰爭是很平常甚至是人們司空見慣的一件事情了,但對於薑雲楓這種執政者來說每場戰爭也都是有著自己各自不同的地方的。
去年是西漢最有希望的一年,也是最適合讓趙卬這種新兵蛋子見見世麵的一次機會,這種機會是很難得的。
所以霍光在聽到那個消息的時候其實並不意外,甚至還很讚同,因為這其實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第一就是方才說的給趙卬一個曆練和見世麵的機會。
第二就是讓西漢目前有的武將們升起一種危機感。
對於範明友來說,趙卬無疑是關係戶插隊,但卻也能極好的調動他那在霍光的庇護下被幾近磨平的危機感,讓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的話也會有別人能取而代之。
他的老丈人霍光已經沒有以前的那種權勢和地位了,他雖然能倚靠但卻不能完全倚靠。
而第三也就是最後的一點,給新生代們一點兒希望。
雖然趙卬是關係戶插隊,但在此之前他還是一個僅有理論知識卻沒有實戰經驗的新兵蛋子,重騎兵在這樣的人統領下都能立下不世之功,這對於西漢的武將和士兵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激勵。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去年西漢對匈奴的戰爭是以絕對優勢的勝利結尾的,任何花裏胡哨的激勵都比不上這場戰爭的勝利來得更加激動人心。
在送別了前往益州鎮壓夷人叛亂的趙卬,薑雲楓帶著趙充國和霍光去了鎬池。
“現在看來,丞相的計策怕是真的會掀起一陣不小的波瀾了。”
鎬池原本是漢長安城的一部分,也是皇族夏日裏納涼的一處地方,所以建築也是不少,而在改成了給仙糧育種之地後建築卻並未拆除。
此時,薑雲楓帶著霍光和趙充國就在鎬池最高的一座閣樓上一邊喝酒一邊看著下麵勞作的匈奴戰俘。
與剛到長安的時候相比,這些戰俘的臉上有了笑容,有了希望,也有了牽掛。
笑容是因為在這裏的工作不是很重、飯食足以果腹、睡覺也不需要擔心凍死,希望自然就是期待著他們以後也能持續著這樣的生活。
而牽掛,則是他們在匈奴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