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初見成效(1 / 2)

從物種這方麵來說狗的繁育要比人的速度快多了,不過即便是這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信已經讓人送往身在邊塞的趙充國那裏了,至於能不能成就兩說了。

時間多的是,也不急於這一年兩年的。

而且餃子這隻邊牧能不能hold得住蒙古獒這種猛犬還兩說呢,說不定到時候還得需要一些人工幹預,隻是不知道這樣的“愛情”會不會引起反感。

不過說歸說,後世串兒的也不少,應該不成問題。

“大壯,你讓人去通知一聲,就說新修的路從今天起開放,不過那些運送大型貨物的車輛就先別讓他們上了。”

水泥需要一個月時間來幹透,這段時間一直都有人日夜巡邏和維護,不過時間到了也該試一試了。

一直看著也不是個辦法,路修出來就是讓人和車馬走的。

“好的。”大壯點了點頭,轉身出去了。

對於水泥路薑雲楓還是有信心的,最起碼也得比土路好吧?現在薑雲楓想知道的就是這水泥路在這個時代車馬的碾壓下能堅持多長時間,若是維護量太大的話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想是這麼想,但是薑雲楓信心還是有的。

現在主要就是等輿論的發酵了,這路若是得到了薑雲楓預計中的反響那就可以大量鋪設了,而且到那個時候商人的接受度也會多少提高一些,養路費的收取也會更簡單一些。

想是這麼想的,不過這養路費的收取還不能參考後世的收取方式,隻能是在沿途設卡讓過路的商賈交錢,交了錢的就發個通關文牒之類的東西。

不這樣做的話那可能就會形成多次收費的情況,那就不太合理了,而且這樣一來也很容易給那些貪心的官員造成貪腐的空間。

不過這樣算起來的話就需要弄一個官印了,而且還是那種若是仿造後果就承擔不起的那種官印,不然的話還是會有人鋌而走險的。

然而這都是以後的事情,薑雲楓現在可沒工夫看得那麼遠。

“丞相,今年枳道所收玉米盡皆入庫,上下差額不足百斤。”

丞相府裏,薑雲楓坐在書案後麵正翻閱著邊塞趙充國傳回來的消息,一麵聽著下麵傅介子的彙報。

“嗯,那些百姓們怎麼樣?”薑雲楓沒有抬頭,一邊看著手裏的竹簡一邊問著。

“挺好的,對生活滿足,對朝廷的命令也都能執行到位,截至目前位置下官沒有聽到什麼不滿的聲音。”

“讓下麵的人注意一點兒,那邊是玉米育種的地方,若是百姓們有什麼異動的話對於大漢來說很容易造成無法接受的損失,其次這些人是第一批回歸的人,朝廷要梳理好一個標榜。”

“下官省得。”杜延年躬身。

“行了,若是沒什麼事兒的話就回去吧,現在大漢還需要忙的地方多著呢。”

“諾。”

自原本枳道的百姓遷去江南、隱性人口回歸重新填充了枳道的空缺之後那裏就成了朝廷栽種玉米的地方。

與原來還想著占便宜的枳道百姓不同,這些回歸的隱性人口對朝廷的服從力很高,這裏麵雖然有朝廷交換玉米的東西不錯之外還有著他們自己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