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呢?有什麼看法?”
沒有直接給劉弗陵答複,薑雲楓反倒是抬起了頭看向了下麵的眾人。
“下官認為陛下說得有道理。”看了看四周的人,霍光知道即便是自己不開口也會被點到名字,索性就直接開口說了起來。
“去年的征戰讓我們大漢有些空虛,雖然在丞相的提議下我們提前征收了夏收之前的賦稅,但卻也隻是彌補而已,現在我們大漢不是支持不起一次戰爭的消耗,可若是要動,那動的就都是底子。”
“徐揚兩州雖然有三萬餘畝新地,但收獲卻要等到入冬之前,雖然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處理以及運輸都需要時間,若是我們想要有所動作的話就勢必要動用國庫的那些糧食。”
“可那些是粟,而不是稻。”
粟是保存年限最長的糧食,一般來說朝廷是不會動用這些的,除非是要到年限了,而在有新糧的前提下這小米是肯定不會動用的,這就是底子。
不過霍光說了這麼多也都是些沒有營養的廢話,因為關於該怎麼辦這些方麵他是一丁點兒都沒有提起過。
“繼續。”薑雲楓點了點頭,但並沒有讓霍光就此蒙混過去的意思。
“下官認為,正如丞相年初之時所說的那樣,今年我們大漢不宜有太大的動作,但這也的確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大動作不能有,但我們卻可以有很多其他的地方可以發揮,若是處理的好了,其效果應該不亞於一場戰爭的勝利。”
“就比如丞相在前陣子放歸匈奴的那些戰俘。”
饒了好大的一個圈,霍光終於是點到了正題。
“匈奴一向都是以四角之勢立國,現如今左穀蠡王繼承單於之位,右賢王受去年我們大漢的征戰影響怕是還沒有恢複元氣,而左賢王和右穀蠡王又有意反叛,想來匈奴內部現在已經是一團亂麻了。”
“既然現在作為匈奴敵國的大漢都得到了消息,那麼相比這些事情在匈奴百姓之間也有一定的傳播度了。”
“趙太尉此時正在邊關戍防,下官認為可以讓其提前與範夫人城附近甚至是匈奴水和姑且水附近的匈奴百姓接觸一下。”
“雖然我們放歸匈奴的那些戰俘是屬於各地都有的,但還是以範夫人城和龍城這些地方為多,因此也算是應了丞相之前的布局,下官認為在那裏開戰會比較好一些。”
“如果情況順利的話,大漢極有可能會得到大量的匈奴百姓以及牛羊等物資。”
“嗯,差不多是這麼個意思。”薑雲楓敲了敲書案。
“子孟說的與本相所想差不多,今年我們大漢的確是不太好去搞那些大動作,不過兩國之間的鬥爭看的從來都不隻是戰爭,不然的話就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了。”
“這次匈奴的動亂主要在於左賢王和右穀蠡王,右穀蠡王的封地靠近瀚海,我們沒有什麼插手的地方,不過左賢王不一樣。”
“賽音與朔方郡相隔說遠不遠說近不近,雖然中間有大漠相隔,但卻也有陰山這條山擋著,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做些事情。”
看了看霍光,又看了看劉弗陵,薑雲楓的臉上浮現起了一絲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