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利與弊(2 / 2)

“玉米和其他的糧食不太一樣,這個東西我們不可能放手,因為即便是我們大漢現在依然沒有足夠的玉米用來種植,所以這個肯定是不可能的。”

“稻米的價格高,若是真有匈奴百姓願意與我們交易的話大都也不會願意選擇稻米,他們雖然渴求糧食,但卻不會去交換稻米,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很奢侈的舉動。”

“或許會有,但也不過就是為了嚐嚐鮮解一解口腹之欲罷了。”

“所以小麥和地瓜的副產品應該會成為我們與那些匈奴百姓交換的主要物資。”

“的確,我們大漢現在還處於缺糧的狀態,不過這點兒小麥還是能拿得出來的,而地瓜更是最便宜的一種糧食,我們可以直接向百姓收購然後用來和那些匈奴百姓們交換。”

“那依丞相之言,這所謂的交換就不讓大漢百姓們參與而是由朝廷去做?”

杜延年愣了一下。

說是交換,但實際上這就是通商,隻不過是換了個名字罷了。

朝廷的確在商業上有參與,不然的話也不可能用玻璃從西域換回來那麼多的金銀以及戰馬了,不過畢竟是朝廷,在商業上涉足的地方還是少。

這個少或許對百姓們來說很多,但西漢商業的主要組成部分還是商賈。

因此,薑雲楓這番話說出來後裏麵的意思讓杜延年有些沒反應過來。

“今年是第一年,也算是嚐試之舉,讓商賈們參與到這裏麵來不太好,畢竟我們還不能確定那些願意南遷越冬的突厥人是不是就真的願意和我們大漢和平相處甚至是歸附於我們大漢。”

“其次,朝廷現在也缺錢,這算是一個很好的為國庫補充的法子了,若是成功的話應該能讓國庫緩和不少。”

“所以無論是從大勢還是從安全方麵來考慮,讓朝廷而非商賈去進行這次的交換是最合適的。”

這個問題薑雲楓早就想過,他最開始的確是準備讓一群商賈過去和那些匈奴人交換,朝廷隻需要在這裏麵充當一個中介的角色就好了,最後利用這個交易發起者的身份從中收取一些賦稅作為中介費。

但是想來想去薑雲楓還是放棄了。

安全的確是一方麵,畢竟這是首次嚐試,那個新上任的壺衍鞮單於在聽說這事兒之後會不會產生什麼壞心眼兒還尚未可知,所以還是朝廷去最靠譜。

不過這隻是表麵的,說難聽點兒其實也就是為了錢,畢竟現在西漢的國庫裏是真沒有什麼東西。

那三萬多畝地現在還隻能看著,真要等第一批收獲的糧食運送到長安最起碼要到冬天才行,這裏麵的時間太長了。

作為一個王朝正常的收入稅收也指望不上,首先就是因為夏末秋初收了小麥賦稅的原因導致今年雖然還有賦稅沒有但也沒有多少了,其次就是等賦稅收上來的話那也到冬天了。

綜合起來說這兩樣其實都是一樣的,在時間上沒有啥差別。

不過,如果真有人願意去薑雲楓也不會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