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稿子給王正,又是要審核,花錢都不行,蛋疼。
還好這次審核的速度夠快,也就兩天時間就登報了。
這次可不同以往瞎嚎嚎,真金白銀的數據在那,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周收入1000萬,是什麼概念?
拿個高級白領的工資算一下即可,慕韶華原先在百大的領導崗位,一個月是102塊,等於一周的收入,是她月工資的十萬倍。
這樣一份答卷,在廣合這樣的內陸小城市中誕生,可謂是驚掉一地的眼球。
報紙發出的當天,易軒就收到了電話,說領導要來廠裏視察。
領導視察大多兩件事,一是提要求,二是送溫暖。
易軒現在最渴望的就是溫暖,特別是來自上級領導的溫暖,如果能將地批了,那就更好。
“君哥,領導三天後來,我原打算上門去申請土地,現在領導親自蒞臨,到時你可要能開得了口。”
“你不打算出麵?”
如果說經銷商大會時,易軒全程都以接待員的身份參與,這也就罷了,領導來視察為何還不挑明身份,邵君很不理解。
“君哥,可能會有記者錄像,我陪在領導旁邊不大好,還是由你出麵應付,況且你本就是公司的老板。”
邵君狐疑的點點頭,最終還是沒擰過易軒。
條幅之類的必不可少,易軒安排人加急製作,包括領導中午的用餐,他也要準備。
雖說領導不一定會留在這裏,但如果看到員工的工作餐,他要來個與民同樂,易軒也不能搞得太寒磣,四菜一湯五菜一湯倒是不用,頂多就是將加餐的日期適當的調整一下。
“就要你說的那塊地?”
“不行,要更靠近巢湖一塊的荒地,隻要有路就行,我們現今的錢還是不多,要那村子還要涉及到人員安置。”
想不到,領導來的比易軒想得更普通,雖然有一台攝影機,加上電視台一行也就兩輛車,六七個人。
罐頭廠的辦公室太小,所以將聽取彙報的地方改成了培訓班。
彙報自然是由慕韶華來做,回顧以往成績,展望未來,領導聽的很用心,不時的還拿著筆記錄一下。
易軒盡量的繞開攝影機,站在旁邊端茶遞水。
接著就是實地視察,服裝廠和罐頭廠全轉了一圈,還重點表揚了罐頭廠的設備。
到罐頭廠果然是午飯時間,員工正在吃飯。
看了看員工的飯碗,領導笑了笑道:
“夥食不錯,今天員工加餐嘍。”
邵君是個老油條,聽領導這樣說也不臉紅,在旁邊笑著解釋道:
“領導,您說著了,今天還真是員工的加餐日,我們員工的夥食費均攤是每人每天7毛錢,兩餐飯。每月逢五加餐,今天剛好是5號。”
7毛錢的標準可不低,一個月個人夥食費21塊。
“你這夥食標準可比現在的國營廠都高。”
說完還真要了一個盤子,就在這裏一起吃了頓,飯後領導指了指罐頭廠的小辦公室道:
“還有些事到裏麵談吧,你也過來。”
最後一句話領導分明是看著易軒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