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回憶(1 / 2)

兩小時後。

等到房間裏隻剩下他一個人,李柯歎了口氣:“可惜了這幫球員啊。她們都是我在國青帶大的。”

他打開辦公桌抽屜,拿出一張老照片端詳起來,口中喃喃自語:“師兄,我老了,你交給我的振興女排的任務我沒有做好啊。”

照片裏麵是一幫年輕女孩和兩個中年男子的合照,其中一個赫然就是年輕的十幾歲的李老爺子。李老爺子和另一個中年人坐在中間,後排是一群笑魘如花的女孩,個個青春風華,最吸引人的亮點一個女孩手裏捧著一座獎杯。

李老爺子愛不釋手地撫摸這張照片,思緒飄到了當年那個令人激動的日子。

現代排球發源於19世紀末的阿美利加,其後經過不斷的改良和革新,深受廣大群眾喜愛。二戰後的20世紀中葉,國際排球聯合會在歐洲成立,同時排球項目在奧運會中作為正式比賽項目,從此標誌著排球從一項大眾娛樂項目成為了一項體育競技項目。世界排壇也進入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有以力量高度著稱的俄而塔女排,也有以技巧聞名的東洋女排,更有集兩者之長的“黑色橡膠”古巴斯女排。而華夏女排的發展則要追溯到20世紀60,70年代,那時候正是“技巧派”的東洋魔女稱霸排壇的時候,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當時有很多的華夏女排人遠渡重洋到東洋國去取經,李老爺子和師兄黃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充分學習和研究東洋女排成功的技戰術如“翻滾救球”、“短平快”、“勾手飄球”等,並在此基礎上融合了自己的特點,打造訓練出的華夏女排憑借出色的防守、飄忽的發球、迅捷的快攻和頑強的意誌,在80年代裏取得大多數比賽包括亞洲杯、亞錦賽、世界女排大獎賽、世錦賽、世界杯的冠軍。時值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一時成為國人心中的英雄,“華夏女排精神”更是成為一種永不服輸、百折不饒的象征,激勵著無數國人。黃明和李柯正是那一支華夏女排的主教練和副教練。

可惜正當女排準備衝擊奧運會冠軍時,意外發生了。主教練黃明連續嘔吐不斷,被診斷出胃癌晚期!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當時隊內的絕對主力、王牌主攻手在一次訓練過程中不慎摔倒,送到醫院後被確診為“十字韌帶斷裂”!在當時的條件下,這可是能斷送運動員生涯的重症啊。就這樣,李柯臨危受命成為女排主教練,帶領剩餘的隊員備戰即將到來的奧運會。

李柯始終記得病床前瘦骨嶙峋的師兄拉著他的手,用虛弱的聲音囑托他好好帶隊,克服一切困難。為了完成師兄的囑托,所以他放下妻子家庭,承擔了千斤重擔;所以他在訓練中對隊員變得嚴厲凶狠,隻為讓女排登上最高領獎台。在他的帶領和督促下,那位王牌主攻手打著大量的忍痛針,隻經過簡單的處理就重新返回賽場,憑借著驚人的毅力和其他隊員一起奮勇拚搏,最後登上了最高領獎台!

成就的背後是痛苦的回憶,那位主攻手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那條傷腿永遠地廢了,最後遠走他國。。每當李柯回憶到這裏的時候,他就忍不住心痛。如果當時沒有逼迫她保守治療的話,如果當時自己不是貪圖勝利的話,或許她不會早早地告別心愛的排球。

世界大賽“三連冠”後,迎接李柯的不僅僅是人們的讚譽,還有人們對女排越來越高的要求。以至於華夏女排不能輸一場球,甚至於贏也必須3比0,李柯麵對著巨大的壓力。

為了保證華夏女排的好成績,李柯隻得不斷重用老隊員,比賽永遠是那幾個人在打。結果就是老隊員不堪重負,而新隊員又得不到鍛煉,最終自己吞下了苦果:在兩年後的世錦賽上,華夏女排連續敗給老對手古巴斯、俄而塔和東洋女排,最終隻得到第四名!

接著鋪天蓋地的批評湧向李柯。世錦賽後,黃明也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心灰意冷的李老爺子辭去了主教練一職,轉而致力於為國家女排尋找、培養好苗子的道路上。這幾年他從各體工大隊、各省隊、少體校、高中發掘了許多好苗子輸送到國家女排,同時也培養了許多排球教練、裁判,真正可以說在華夏排球界“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