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無處安放的青春(求收藏和推薦票,跪求了!)(1 / 2)

1977年2月17日淩晨一點半,港大大學堂圖書館。

該建築物本來是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林柏於1861年建成,並將之命名為杜格拉斯堡,以作為其公司總部及其寓所之用。1894年,法國傳道會購入該建築物,並改名為拿撒勒樓。拿撒勒樓遭到大規模修葺及重建,更加建了一所印刷工場。1953年,法國傳道會撤離拿撒勒樓,並由香港大學於翌年購入。該建築物於1956年正式用作男生宿舍,並改稱為大學堂。

大學堂之外有設計優雅的梯級,而於內部則有古色古香的圖書館及螺旋式樓梯,都是該建築物的特色。後世多部香港電影曾於該建築物取景,包括《流氓醫生》、《玻璃之城》等。

“滴答,滴答……”抬頭看了看圖書館自習室牆上的掛鍾,葉華揉了揉還有些睡眼朦朧的雙眼,已經淩晨一點半,突然站了起來,用力揉了揉瘦削的小臉。

剛才他趴在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在這個夢裏,他出生在港城西九龍深水埗一個老屋裏,五十多平的兩房一廳住著一家七口,老爸在淺水灣的駱家做廚師,老媽也是駱家的保姆,自己是家中的老幺,現年18周歲,虛歲19,大哥葉富前幾年中大畢業後一直在九龍塘學校教中文,二哥葉貴中七畢業後考上警察,工作四年了,現在還是西九龍的一名鐵騎差佬,三姐葉蓉是剛考了證的護士在九龍醫院上班。

和上一輩子複讀了兩次才考上本科的學渣不同,在這個世界他是當年會考16星的超級狀元,除了7科5**外,還在數學延伸科目中取得了5**,一共取得16顆星,以快16歲年紀考入了港大的數學係,現在已經大三,開始準備畢業論文或者找工作了,這幾天一直埋頭在圖書館準備資料寫論文。

在這個長夢的最後,葉華再次看到了那個出生在內地,喜歡泡吧撩妹子的自己,看到了整個酒吧和整個酒店一片火光,掛在胸前的一顆吊墜珠子把自己的靈魂吸入其中,在火光中,兩個不同的夢境和記憶最後徹底的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兩個人的記憶也變成了一個。

葉華把書本收好放入書本,滿腦子的困惑和不可思議,順著記憶走出圖書館正想回宿舍時,一個在前台打瞌睡的四十多歲的婦女叫住了他,“華仔,就除夕放假了,今天怎麼還溫書這麼晚,注意身體啊,我這還有一些馬豆糕,留給你的。”說完給他塞了一個食盒。

“啊,三嫂你怎麼還在這,我剛才在圖書館,看書不小心睡了一下,睡過頭了。我不吃了,肚子不餓。”葉華摸了摸口袋,兜裏隻有幾張零錢,明天還要坐公交和天星小輪回家。

“拿著吧,看你瘦的像根竹竿了,要多吃點才能身體好,身體好才能讀好書。”三嫂不容推拿的把食盒塞在他手裏。

“好吧,放假回來時我再一起還你,你有心了。”葉華打量著眼前的三嫂,這位以自己生命影響別人生命的慈祥大媽,現在還沒駝背,精神閃爍。上個月葉華低血糖暈倒在圖書館,三嫂給他燉了老火雞湯還去外麵給他抓了兩副補藥熬給他,錢還沒給她呢。

“這麼勤奮用功讀書,你以後肯定會發達的。快吃吧!”三嫂笑眯眯安慰道。

“承你吉言,我一定會努力的。三嫂你這麼好心,咱門港大的學生都會一直記得你的。”大西米紅豆沙裏麵的西米直徑足有1厘米,好大一顆!葉華狼吞虎咽著眼前的馬豆糕,想起這位真心待人的保潔員宿管大媽再過三十多年後獲得了港大的終身榮譽院士。

“嗬嗬,將心比心,你們看到你們這麼勤奮這麼乖,就像我們自己的子女一樣。”三嫂嗬嗬笑著。

“我吃完了,多謝了。”可能剛才真的餓暈了,葉華兩三分鍾就吃完了一大盒馬豆糕。

“吃完早點睡。”三嫂收好了食盒。

“知道的,你也是。”葉華揮手告別三嫂,回去宿舍。

由於房間,雙人間的宿舍裏隻有他一個人,另外一個學中文的室友早已經回家。

實在太困,葉華脫了外套,襪子也不脫,直接躺在床上蒙頭大睡。

夢中他又回到了酒吧撩妹子,吃好了喝好了,正打算去kfc的時候,摸了摸口袋手機卻不見了,心裏慌了到處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