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戲看咯,唱流行情歌的跑來唱搖滾,懂什麼是搖滾嗎?”
“最討厭這種靠公司包裝出來的小屁孩了!”
“聽都不想聽,這個主唱的嗓子能唱搖滾?”
穆文傑幾人上台,底下有小小的噓聲,以那些金屬樂隊為圈子的都很看不起他們。
暖場嘉賓-紅興樂隊幾人倒是對這個【鳳凰樂隊】很重視,因為他們也是這個風格,掛著搖滾皮衣的流行歌,俗稱偽搖。
但是他們的名氣大,偽搖也很有激情,搖滾元素占比很大,隻是編曲風格會多一些其他樂器,在搖滾圈,除了那些玩金屬的,倒是也能受到搖滾迷的尊重。
但是【鳳凰樂隊】就不同了,一首《我們的愛》宣傳出來,連搖滾都不能算,說是偽搖都有些勉強,好聽點叫抒情搖滾,其實就是流行歌的套路,那些玩金屬的根本就不承認他們是唱搖滾的。
舞台上。
幾人快速的接上自己的效果器,插好線,調音量,不到30秒的時間即興一點音樂,聽各個樂器間的音量平衡。
五人的造型要是在流行音樂圈可能會有一些吐槽評論,但是來到這個舞台,他們的造型就像個乖寶寶,穆文傑的金色半臉麵具,風衣還有披風,在這裏都隻是非常正常的造型,比他們更誇張的造型舞台下麵一抓一大把。
不需要說什麼場麵話,4人站一排,等待鼓手的節奏。
華佳佳用鼓棒敲踩鑔,打節奏,“嚓、嚓、嚓、嚓!”
四人手裏的樂器齊動,華佳佳的鼓組節奏四平八穩,節奏型不複雜,但也不是簡單的動次打次。
童彤和楊樂呆手裏的電吉他,用的失真的音源,項月兒的合成器彈背景弦樂也會跟著音樂切換合成音。
一首《Lydia》,前奏的鋼琴改編去掉了,直接全部樂器一起進,注重旋律的歌曲,即使演繹方式暴躁,聽起來也要比那些隻知道嘶吼的音樂來的動聽。
底下很多人即使不想承認,也對這個樂隊有了改觀,還是很有搖滾範的,比起那些硬搖也不差,如果沒有鍵盤就更好了,他們是這樣想的。
暴躁的前奏後接主歌,所有的樂器都平穩了下來。
“Lydia~迷離的眼眶,為何流浪,心碎的海洋~”
這首歌在專輯宣傳沒有泄露過,底下也都是第一次聽這首歌,要說前奏響起的時候,底下人對他們有改觀的話,主歌進來,他們似乎終於找到了吐槽的地方。
“果然還是唱流行的這套!”
“嗬嗬,他們倒也聰明,前奏搞的有模有樣的,不過搖滾的精神他們一點也不懂。”
“就是啊,小姑娘唱歌一點力量都沒有。”
底下的人群有羨慕、有嫉妒,就是不願意承認舞台上的樂隊確實挺好,都想找到一些可以抨擊的地方,來證明他們才是真正的搖滾,舞台上的年輕人人氣再高,也得不到我吳強的認可。
主流音樂和地下音樂,矛盾自始至終都一直存在,主流代表了大眾,地下的隻能是小眾,不但是音樂人之間的互相看不起,相應的歌迷也是一樣。
沒有人呐喊,沒有人配合雙手給他們揮舞,童彤也有些不服氣了,正好唱到歌曲的過門,一個流行風格到搖滾風格的轉折處。
童彤唱腔轉變,樂隊所有樂器也陡然變化!抒情立馬變得搖滾起來!
你會看見霧、看見雲、看見太陽!
龜裂的大地、重複著悲…傷!!
童彤的聲音也放開來了,高音很穩,雖然不夠厚重,但是項月兒也有在墊音唱和聲,楊樂呆和穆文傑也離話筒遠遠的給童彤墊音,補充主唱的瑕疵,效果一下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