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兩個老人留在家裏,等待街市恢複如常再出來,切記注意安全。”葉林栩悉心叮囑兩位老人道。
老人抬起頭看向她,眼中充滿了不解,他們沒想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本來是老人擔心他們兩個孩子的安全,但現在反過來,小孩也擔心老人的安全。雖然感到有些奇怪,但是小朋友的心意自己還是要接受的。
葉林栩和沈玉相繼起身,就準備要離開此處。見此,兩個老人也雙手撐住膝蓋,艱難地起身。
“這點兒銀子留給你們,二老不必相送。”葉林栩說著就從懷中取出一個粗布包裹。這包裹雖然小,卻還是裝得鼓鼓囊囊的。
看這兩位老人家徒四壁,孤苦無依,在生命的晚年都要遭受戰爭的折磨,葉林栩是動了些許的惻隱之心。但是她也明白,在這種環境中,擁有過多的錢財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她隻是稍微給了些銀子。
兩個老人知道包裹是銀子,但是無功不受祿,他們沒有理由接受這筆錢財。於是兩個老人都連連搖頭,擺手拒絕。
沈玉則幫助葉林栩勸說兩位老人收下這點銀子,他說道:“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就當做是您們把這些事情告訴我們的一點報酬,就別客氣了。”
兩個老人一生都生活在這小鎮上,沒有出過遠門。他們生性淳樸,為人善良,現在為了拒絕這個錢財,真的是把臉都給急紅了。
見狀葉林栩也不好再強求,於是從包裹之中取出五兩銀子放在破舊的桌子上,然後對兩個老人說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強求,不過這點兒錢你們還是得收下的。”
能幫一點就幫一點兒,這是葉林栩心中的想法,於是她才會想方設法地留下一些錢財。經曆過戰爭的小鎮,兩個老人已經不能像從前那樣靠經營一點小本生意維持生存了。
葉林栩的想法很深遠,她能料想到兩個老人今後生活的艱難。還有許多人同樣在戰爭帶來的痛苦深淵中掙紮,他們的生活也同樣艱辛。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的力量結束這場戰爭。
不待老人將銀子還給自己,葉林栩和沈玉就邁步來到門前,雙手一推,門“吱呀”一聲開了。他們二人邁過門檻,出了房門,最後不忘貼心地將門替兩個老人帶上。
葉林栩和沈玉站在台階上,從高處往下看著這滿街的狼藉,兩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雖然這樣的畫麵他們見過不少次,但每次還是會讓他們感到壓抑和沉重。
戰爭是人挑起的,但受苦的也是人。無論名義上的結果是什麼,其實參戰的雙方都是失敗的,勝利的一方是不存在的。但百姓才是最無辜的,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能改變,隻能認命地接受殘酷的現實,接受戰爭的洗禮,最後留下汗水與鮮血。
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處在政治的中心,也處在戰爭的邊緣。他們是戰爭的策劃者與追隨者,但同時他們又厭惡著戰爭。戰爭是矛盾的組合,但卻一直在雄偉絢麗的曆史長河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