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掌機啊!掌上遊戲機,拿在手上玩的,可以隨時隨地打遊戲。”
竇濤說:“這我能看出來……我的意思是,這個掌機……是內置幾款遊戲的那種小遊戲機麼?”
蘇文知道竇濤說的是什麼東西。他指的是在平行世界,有些超市賣的那種給小孩玩的掌上遊戲機,黑白屏幕,一共顯示不了200個像素點,內置的遊戲大都是俄羅斯方塊或者坦克大戰。
蘇文的前世也玩過,不過很快就不感興趣了。誰樂意玩一個遊戲玩那麼久啊!
“比你說的那種掌機強多了。GBA是插卡帶玩的,卡帶就是遊戲,插進GBA的上方。畫麵是彩色的,支持800*240的分辨率,內置存儲空間,可以將存檔存進GBA裏,當然內存也可以用來下載遊戲,那種就不需要卡帶,直接就能玩了。”
給GBA加入內置存儲功能,也是必須要做的改進之一。前世的GBA存檔是存在卡帶裏的,卡帶裏有一個紐扣電池提供能量,這就導致紐扣電池沒電了的話,存檔就會清空。
可以說這種設計缺陷,以今天的眼光看來,已經是十分奇葩了。但是當時那個年代,卻沒有人覺得有任何不妥。
究其原因,就是在最初,FC(Family Computer,任天堂出品的第一台主機,國內代理商改進後,起了另一個名字,就是小霸王學習機)的卡帶就是內置電池保存記錄的。因為當時機器內存很小,運行遊戲就都用掉了,根本不可能留出來一部分給存檔用。
所以自FC起,一直到SFC,MD,GB,GBA等這些用卡帶作為遊戲媒體的遊戲機,都是卡帶存儲的。
直到技術發展,任天堂推出了GBA的下一代機型,NDS後,才給機器加上了內置存儲,終於結束了用卡帶存檔的年代。玩家們提心吊膽,玩個遊戲還怕掉檔的曆史,一去不複返。
聽到蘇文的回答後,竇濤滿臉疑惑。不隻是他,邢偉淵、虞結月和華美月等人,都是如此。
邢偉淵問:“店長……你的意思是,我要拿GBA玩遊戲,還得買卡帶?咱們就靠賣遊戲卡帶賺錢?”
蘇文理所當然地點頭。“當然了。不過GBA本身也是要賺錢的,我可不想做虧本賣機器的打算。不過這個先不說,總之盈利的大頭肯定是在遊戲卡帶上。”
“這玩意兒有人會去買?卡帶這種媒介,別說見過了,聽都沒聽說過啊!不都是光盤麼?不過光盤也早就沒落了。”邢偉淵說,“而且現在是信息時代了,誰玩遊戲不是在網上下載啊。店長你真的覺得,有人會跑去買卡帶,就為了能在GBA上玩這個遊戲?”
邢偉淵這一席話,忽然讓蘇文明白過來一個事實。這個事實如此顯而易見,他之前都忽略了,因為他在前世早已習慣了那種模式,所以才不會感到奇怪。但是平行世界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啊!
這個事實就是——在平行世界,玩家們根本沒建立起來,玩一個遊戲需要買實體光盤或卡帶的習慣!
由於雅達利危急,平行世界的遊戲業陷入停滯,前世的主機曆史被抹去了,直接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電腦遊戲時代。
電腦遊戲時代初期,由於網速不夠快,限製了電腦遊戲的傳輸,所以那一陣子,遊戲光盤很是盛行,裏麵裝了遊戲的客戶端,隨雜誌附送或者幾塊錢一張,基本就是免費贈送給玩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