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好消息?壞消息?(1 / 2)

那麼現在看來這種傳說就有了真實存在的可能性了。

“探索機器人有沒有在南極出口那裏發現人類活動的痕跡?”李權關心道。

“有一個好消息,有一個壞消息,你要聽哪一個?”係統問道。

“還賣起關子來了,那就先聽壞消息吧,好的放在後麵,心情會好點。”李權說道。

係統說道:“壞消息是,那裏確實有人類活動的痕跡,而且根據痕跡判斷,應該有好幾千人。”

李權一聽,眉頭緊皺,如果那個傳說是真的,那麼那些人已經進入地心世界近八十年了,比新唐的人去得還早,而這個通道是分叉的,但是通向地心的部分卻是重合的。

那麼問題來了,那幫德國人如果去了地心世界,一定是在新唐人之前,而新唐人現在待在那個大型溶洞中,是不是說出口被德國把持了呢。

那那幫德國人為什麼不消滅新唐人呢,難道武器不夠了。

就在李權胡思亂想的時候,係統繼續說道:“好消息是,他們去的應該很匆忙,補給不是很充足,一路上有不少屍骨,據分析都是餓死的,總共多少,不知道,沒有細致的數,但是應該超過兩千具,而分叉之後就沒有屍骨了。”

“一種可能是他們返回了,一種可能他們就那麼多人,都死光了,一種是後來者,就是新唐那幫人幫他們收斂了,從貞觀島一路去就有不少墳墓,而分叉往下也有,說不定那些墳墓就有他們的人。”

“現在想這些也沒有用,還是需要見到下麵的人類才能問清楚情況。”李權說道。

“那你想怎麼樣,抓人審問嗎,但是那些很可能是你們國家的人,一旦抓了就打草驚蛇了,因為不管對方說不說,都不能留活口,如果放了對方就知道有人來了,但是那些是機器人啊,以前的人是沒見過機器人的,他們會恐懼,不信任我們,不放,那人一定會被餓死,畢竟他不是機器人,而我們的機器人是不可能攜帶食物的,那裏距離地表太遠,那人也不可能堅持到地表。”係統解釋道。

李權一聽有道理,想了想,還是放棄了會麵的打算,也不急著這一時,倒不是他太仁慈,而是下麵的人和上麵已經斷了七十多年了,如果第一次見麵都不友好,後麵就不好打交道了,一旦對方不可理喻,難道要把對方全部殺了不成。

要知道當年過去的又不是都是孤兒,很多人和地表上的人都應該有血緣關係的,自己必須考慮這些的心理。

“讓探索機器人在足夠安全的距離見一個站點,隨時監控那裏的一舉一動,在不打草驚蛇的情況下,盡量收集有用情報,我們這邊也可以開始行動了,先整理通道,製定一個安全穩定的路線,然後鋪真空管道。”李權說道。

“好,貞觀島的那兩個工廠一直沒有聽停過,目前已經生產了七千多個機器人了,他們會很快修整好通道的,而真空管道也已經生產了9300公裏。”係統說道。

這麼長的真空管道和這麼多的機器人所需要的原材料很多,但是因為新唐的礦產很多都是從海底挖的,外界對於新唐的原材料具體消耗和做了什麼完全不了解。

“很好,對了貞觀島地表到那個大型溶洞的路程是多遠,還有南極那邊的分叉又有多遠?”李權突然想到。

“因為通道不是直接的,是弧形螺旋朝向球星的,所以距離有點長,貞觀島距離大型溶洞的路程大約是22454公裏左右,經過我們道路修整之後應該還能縮短一點,而南極大陸地表到大型溶洞的路程大約是19266公裏左右,比你們這裏整整少了3188公裏,說實話,要不是南極那裏的環境太惡劣,從那裏下去更容易一點,因為那邊的路更好走,也更寬一點,省事,修整也更加容易。”係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