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萬相真藏(四)(1 / 1)

老神仙突然道:“清玄,你可知道你抄的這一百二十二個字是什麼?”

一提此事,張清玄立刻氣不打一處來,道:“老道你還敢提這茬,我還想問你呢,你要是不給我解釋清楚了,我跟你沒完!”

老神仙連連歎氣:“寶山在前卻不知輕重,孺子真不可教。”眼見張清玄眼睛瞪得更圓似要撲上來一般,急忙又道:“罷了罷了,為師我就告訴你吧,誰叫我是你這猴崽子的師父呢?此訣名為《真藏歌》。”

歌曰:

有物身形衝篤靜,萬象混成天地生。

表幽辰宿禽無慮,終始星翔金石崩。

含畜抱藏舒雲卷,恍惚虛妄霓虹濛。

行遊置覆車不載,歲輪俯仰白駒乘。

百事變廢四時立,遮陰落影不老翁。

秉陽執照循動緣,通玄吞吐九州爭。

日落沙河懸明鏡,倒掛金烏奈何曾?

聖目坦途觀極道,鑾輿紛飛鳳達騰。

這篇歌訣的來源還要從當年老神仙一脈先祖說起。相傳這位先祖學富五車,乃是一位名動八方的才子,卻因針砭時弊屢不得誌,心情沉鬱之下來嶗山散心,卻不想在林中迷路,誤打誤撞進了一個山洞,洞中有一死屍盤坐,身上衣衫血肉全都腐爛成灰,不知逝去多少歲月。

這位先祖就讀聖賢之學,將其下葬,在移動死者屍體時卻在其身下發現一本書,雖然十分陳舊,卻不見破敗,好奇之下翻開書來,不禁大驚失色,隻見書上上載各般法門妙術,艱深枯澀,卻是妙用無窮,威力巨大,原來這竟然是一本修仙成道的奇書!從此這位先祖棄了孔儒學說轉修玄門之道,這位先祖不負才子美名,忽忽四五年間飛天遁地,竟成為天地間第一高手。

後來這位祖師行走世間,觀眾生喜樂,博百家短長,日久生悟,終於將那本奇書所載妙法盡數忘記,頭腦空空無物,後渾渾噩噩在塵世中滾打,如闌珊乞丐,如此過了三十年,最後被一個開茶鋪的年輕人收留。後來在一個晚上突然神清明朗,在年輕人的賬簿上揮毫寫下一百二十二個字,大笑三聲,隨即茶鋪中猛地祥雲升騰,這位祖師的身體化入祥雲中消散不見。

開茶鋪的年輕人驚懼交加,後來拿過賬簿一看,隻見這一百二十二個字,其本身就是一篇神妙的通玄衝虛心法,歌中一百二十二個字無一相同,而當老神仙親自寫出這些字時更有不同,筆鋒遒勁,勢若怒濤,竟是一篇世間獨有的奇帖!瞬間醍醐灌頂,領悟其中所言,取名《真藏歌》,更將祖師所留下字帖窮究變化,演化出一套劍法來。

不論是“真藏劍法”還是《真藏歌》均內含乾坤,要張清玄這種猴性哪裏能靜下心來學,每每在老神仙授課時搗亂,氣得老道士七竅生煙。

就這樣打打鬧鬧轉眼之間八年過去,張清玄個頭長高不少,那張毛臉雷公嘴的臉也不像小時候那般,竟也變得好看了許多。好在張清玄雖然調皮,但天資不差,八年過去也終於緊緊巴巴趕鴨子上架進入了懷照初境。

所有修士在剛開始修行之時都要借用星光力量易經洗髓,改造自身,以星為輔,施展不同手段,稱之為輔星境。

輔星境又有三個小境界,分別為靈感,懷照和幽府三境。

所謂靈感,就是感知星光之力、天地之氣和萬物之靈,存蓄於身體百骸之中而這也是修行最基本的要求,隻有感知、儲存之後,才能運用。

所謂懷照,就是坐懷內照觀自身。外部大世界,體內小世界,探索人體內部世界,發掘被儲存在身體中的力量與天賦,百年韜光,一朝勃發。

所謂幽府,便是以體內奇妙力量修築六府。五府,六腑也,環繞五髒,藏神煉精,隻有成功修成幽府的修士才能夠稱得上能夠真正走向求“真”之途、修仙之道,如果要在弱冠之年就能夠突破幽府進入玄微境界,非得是天資卓越或有大機緣者,前途無量。

而通幽辟府更是凶險萬分,可以說是修真途中的第一道天塹,幽府為五腑第一要腑心髒,稍有不慎則身死道消,不知多少驚才豔豔的天才都倒在了這一關上。

這一日張清玄撒完了野正要回玄清觀,突然見不遠處一株大樹下斜臥著一個胖大和尚,正發出如雷鼾聲。

石泉寨從來沒有出現過這般的人物,這和尚如此怪異,張清玄不由留上了心。哪知張清玄剛剛走過不久卻在前方不遠處一處草叢中竟然又看到了這個和尚,依然愜意的閉目而睡。

“這和尚有古怪。”張清玄不是傻子,知道這和尚並不是真正睡著了,“我倒要看看這和尚要玩弄什麼玄虛!”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程,那和尚果然不斷出現在張清玄視野中,張清玄不知這和尚要玩弄什麼玄虛,可心中卻被這和尚弄得有些不耐煩,若是按照他小時候的性子,早就衝上去一頓飽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