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微型直播機器人(2 / 3)

從外麵看上去,蠅眼表麵是光滑平整的。如果把它放在顯微鏡下,人們就會發現蠅眼是由許多個小六角形的結構拚成的。每個小六角形都是一隻小眼睛,科學家把它們叫做小眼。在一隻蠅眼裏,有3000多隻小眼,一雙蠅眼就有6000多隻小眼。這樣由許多小眼構成的眼睛,叫做複眼。

如果人的頭部不動,眼睛能看到的範圍不會超過180度,身體背後有東西看不到。可是,蒼蠅的眼睛能看到350度,差不多可以看一圈,隻差腦後勺邊很窄的一小條看不見。

在設計的構想中,李步行打算細微地改一下結構。使得最後的缺陷被抹除。讓攝像頭可以覆蓋360度的範圍。

這樣的話,一隻微型直播機器人機器人就足夠了。不需要第二,第三鏡頭頭等。

而且非常方便,無論走到哪裏,都可以放飛自我地進行自拍。如果以後全息技術普及,那它稍微升級一下,也可以當做全息直播器。

難度就是使用材料的獲得。在李步行的設想中,材料不能使用金屬,最好使用輕型合成材料,

但是,某些輕型合成材料被某些大公司壟斷了,單獨拿貨幾乎不可能。

還有攝像頭的問題,想製造那樣一個直播機器人。需要使用的必須是晶片攝像頭。

晶片攝像頭可以突破視線角度限製,達到三百六十度的全景效果。

可惜的是,目前晶片攝像頭也是被壟斷的。

根據資料顯示,整個晶片攝像頭都被段德集團壟斷。因為這個東西,就是他們原創的。

國民九號公司肯定能夠搞到,但是如果跟之前一樣,硬件和芯片生產全部交給他們,那造價估計又是貴得一b。

而且數量還要一百隻起,如果平均每隻造價一萬,那麼一次性就花費一百萬。

李步行感覺自己雖然有點小錢,但那得看站在什麼角度。如果是一個普通工作者,肯定算富有。

而他是要搞科技,這點錢……都不好意思提。

先把程序和硬件設計出來吧!

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幹才是硬道理,具體問題,遇到之後再解決。

剛從極端思路的坑裏出來,又立馬投入了微型直播機器人的坑。

為了盡快看到效果,李步行連睡覺的時間都省了。

暮去朝來,暮來朝去。李步行除了進食,方便以外的時間,全部用在了微型直播機器人身上。

一次又一次地編寫,修改,糾正程序。又一次又一次地驗證,加固,改進程序。

程序搞累了,就換換頻道,參照相關的資料進行硬件設計。

旁邊杯子裏的1號微型清潔機器人早就不掙紮了,一直老老實實地待在倒扣的杯子裏。

李步行完全沉醉在工作中,連小精靈都不忍打擾他。自動開啟了免打擾模式。

不知日夜,不觀黃昏。李步行就像一個宅男工作症患者,在房間裏日夜不停地工作,工作。

微型直播機器人的設計難度超出預計許多,很多之前設計好程序都不能用。必須要刪掉,重新設計,構思。

在微型直播機器人的設計上,李步行采用了傳統的標準式設計,不敢給它加程序未知解模式和極端思路。

因為微型直播機器人所要執行的任務是比較刻板的。如果加入那些,一旦它放飛自我,那李步行估計就得哭了。

在硬件的設計上,李步行也陷入了困境。比如最後一個瑕疵的消除問題上,很難。因為,如果仿造蒼蠅外形,那麼必然存在視角缺陷。

換句話說就是,除非你放棄蒼蠅外形,選擇其他生物,不然,無法消除瑕疵。

李步行無奈地抓抓頭,希望來一點靈光。然而,抓了許久,屁都沒有。

放下設計,換頻道!

程序海洋深似海,一入其中無歸路。李步行就像一隻有點偏執的魚兒,在裏麵一直不停地尋找著小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