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有了提示,烏老大心中已經想起了一人,大聲道:“他是蛟王……蛟王不平道人?”安洞主聽到他將自己塞在喉頭的話說了出來,喜脫困境,忙道:“是……是……是啊,他……他……他是……蛟……蛟……蛟……蛟……”說到這個“蛟”字,卻又卡住了。
烏老大不等他掙紮著說完,向樹頂道人拱手說道:“閣下便是名聞四海的不平道長嗎?久聞大名,如雷貫耳,幸會,幸會!”
那道人微笑道:“豈敢,豈敢!江湖上都說貧道早已一命嗚呼,因此烏先生有些不信,是也不是?”說著縱身輕躍,從半空中再再而下。本來他雙足離開樹枝,自然會極快地墮向地麵,但他手中拂塵急擺,激起一股勁風,拍向地下,生出反激,托住他身子緩緩而落,這拂塵上真氣反激之力,委實厲害。
烏老大脫口叫道:“‘憑虛臨風’,好輕功!”他叫聲甫歇,不平道人也已雙足著地,微微一笑,說道:“烏先生,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在此相會,是為了天山那個人的事麼?”
烏老大臉上變色,隨即寧定,說道:“不平道長說什麼話,在下可不大明白。我們眾家兄弟散處四方八麵,難得見麵,大家約齊了在此相聚,別無他意。倒是道長這裏,不知從哪得來的消息?”
“哈哈!”不平道人哈哈一笑,說道:“那人已經下了天山,日前出現在擂鼓山,難道烏先生還不知道此事嗎?各位受縹緲峰靈鷲宮天山童姥……”
這“天山童姥”四字一出口,四周群豪都不自禁地“哦”了一聲。這些聲音都顯得心情甚是激動,有的驚懼,有的憤怒,有的惶惑,有的慘痛,更有人退了幾步,身子發抖,直是怕得厲害。隻聽得不平道人續道:“各位受盡天山童姥的****荼毒,實無人生樂趣,天下豪傑聞之,無不扼腕。各位這次奮起反抗,誰不願相助一臂之力?連貧道這等無能之輩,也願拔劍共襄義舉,如今既然遇見,又豈能袖手旁觀?”
烏老大苦笑道:“道長不知從何處得來訊息,那全是傳聞之誤。童姥她老人家對我們管束得嚴一點是有的,那也是為了我們好。我們感恩懷德,怎說得上‘反抗’二字?”
不平道人哈哈大笑,道:“如此說來,倒是貧道的多事了。改日我上天山去跟童姥談談,便說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朋友們對她一片孝心,正商量著要給她老人家拜壽呢。”說著身形閃動,已經回到了樹上,隨風搖蕩,似乎就要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