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文王歸天(3 / 3)

說到最後,姬昌已是氣息不繼,浩然忙把真氣再次輸進老人體內,然而人命終有天斷,神器縱有通天之能,也挽不回文王性命,隻見姬昌白眉緊鎖,深深籲出餘氣,絕了呼吸。

浩然想起數月前,羑裏那間小屋中情景,姬昌語重心長,為自己指點迷途,此刻臨死前更收自己為義子。人在亂世,舉目無親,縱是這短短幾息間的義父子關係,亦隨著文王死去而瓦解,一時間不由得悲從中來,伏在榻旁大聲痛哭。

文王歸天,那卷《周易》仍靜靜躺於案上,子牙歎了口氣,把竹簡卷起,太姒已哭得幾次昏死過去,又醒轉過來,正要去端那銅錘,子牙忙阻道:“且慢。”

子牙勸慰道:“浩然與侯爺夫人切勿過於悲戚,死者已矣,現仍未到發喪之時。請聽薑尚一言。”話畢,從懷中抽出一封軍報,放在案上

太姒展開那信,卻是一封戰書。

五日前,姬昌已病重,無法處理政事,薑子牙暗自扣下了從岐山遞來的戰書。

喪鍾傳出,滿城皆慟;家家披麻,戶戶帶孝,浩然坐於侯府最高處的屋簷上,望向那蒼茫大地,心頭滋味難言。

羽翼聲響起,雷震子撲扇雙翅,落在浩然身旁。

“你父親死了。”浩然道。

“知道,死了就死了貝。”雷震子懶懶答道,不見半分觸動。

浩然說:“天下三分,二已歸周。如今殷受德要親征了。”說話間順手為赤膊的雷震子理了理那截麻布,一片白紗捆在黝黑胳臂上,顯得甚是突兀。“你不難過?”

雷震子嗤道:“勞什子的難過,我娘死時不見他難過。”

浩然又道:“你那祖母,實在是個厲害角色。”

姬昌之母太任,年九十有七,西伯侯死時,她並不在房內,或是身為母親,難以目睹兒子在麵前死去。但在一封殷商天子的討伐書前,最先揭案而起的卻是這名九十七歲的老婦人。

“不可妄動刀兵,便要西岐數十萬人為一個已死之人陪葬不成!”

太任的怒斥依舊在浩然耳旁回響。

浩然與薑尚,兩名受姬昌托孤的臣子垂手立於太王太後麵前,殷天子禦駕親征,兵發岐山,天下三分,周得其二,無論如何不能再愚忠。這便是太任的意見。

當即太任發下文書,不計前嫌,黃飛虎領征東大元帥一職,與上將軍南宮適各管內防,外攻之職;浩然身為姬昌義子,行諫官太傅,隨兵參軍責務;薑子牙為軍師。

西岐尚未在姬昌歸天的悲慟中平複過來,太任已宣調全城兵士八萬人眾,於城外點兵備陣,三日後兵發岐山,力抗天子。

“打便打,怕他娘的。”雷震子嘲道,這話與那九十七歲的老女人所言,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時浩然的唯一希望,便是聞仲沒有跟來。

三天後,大軍浩浩蕩蕩開拔,所幸東海平靈王亦反,聞仲率軍前往平叛。領軍前來攻打西岐的隻有紂王。先行官張桂芳,軍師費仲,聞仲不隨軍,卻從九龍島請來了四聖。那四聖乃是海外仙島修道之士,修為比起魔家四將強了不止一階。

縱觀西岐將帥,黃飛虎領軍,先行官哪吒,軍師薑子牙,主將楊戩,雷震子,黃天化。

這勢必是一場血戰,即將以無數人的鮮血,劃出殷商與西周的疆土界限。

而決戰點,便在岐山。